育儿之家

教妈妈发现宝宝哭泣的秘密

[摘要]哭,是宝宝心理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宝宝每一次哭泣都有自己的理由。如果父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就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教妈妈发现宝宝哭泣的秘密

哭泣的理由

哭,有很多原因,比如有的宝宝天生敏感、感情脆弱,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遇到陌生的人或环境,内心不由自主地感到拘谨、不知所措,甚至恐惧。他们常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并用哭来宣泄。宝宝的这种敏感气质可能与遗传有关。

家人的过度保护、溺爱迁就也容易导致宝宝爱哭,因为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宝宝,受不了一丁点儿的委屈,遇事除了会哭,别无选择。

也有的宝宝,遇到事情不知所措,便以“哭”声告急。其实,他们是在寻求依赖,是害怕挫折、缺乏应变能力和自信心的表现。

哭, 也是某些宝宝用来威胁成人、满足自己要求的一个“杀手锏”。起初,宝宝只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失落和委屈,是情感的宣泄。可是,有的家长一看见宝宝 的眼泪心就软,立刻妥协,这就给宝宝一种错觉,只要哭就可以得到一切。所以在“初战告捷”之后,宝宝就把“哭”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灵丹妙药了。

如何帮孩子减少眼泪

1、找个乐观的小伙伴

对 于不容易适应新环境的宝宝,父母最好请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儿,然后再带自己的宝宝去“回访”。以此为开端,帮他接触更多的小朋友、熟悉他们的爸爸妈妈; 慢慢地,宝宝就能适应、不再感到害怕了。另外,妈妈找个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宝宝做自己宝宝的长期玩伴、让这个“开心果”带带他,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 己的宝宝受到了积极的影响。

2、父母先沉住气

面对宝宝的哭,父母在确认没有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最好轻描淡写地说一声“没关系”,宝宝会因此觉得自己真的是安全的。等宝宝安静下来,再讲道理,让他知道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不必大惊小怪。

3、听故事做游戏

借助听故事、讲图画书的方式,对宝宝进行勇敢者教育,使之模仿故事中的主人公,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坚强的宝宝。同时,也可以多带宝宝做一些对他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这些“勇敢者”游戏也可以使宝宝越来越“皮实”。

4、鼓励宝宝说出来

鼓励宝宝在遇到困难或有要求时说出来,爸爸妈妈才有可能帮助、满足他。另外,让宝宝懂得:世上还有很多不能随心所欲的事,要学会忍耐、坚持,然后去战胜困难。

5、学习承担挫败感

教宝宝掌握一些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平时放手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学会适当承担一些挫败感,性格坚强些自然就会减少哭泣。

6、转移目标

在宝宝情绪失控的时候,妈妈最好给他一些新的提示,比如“你想不想到院中的水池里捞鱼?”当然,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的方式,使宝宝的情绪平静下来。

7、撤回你的关注

如果宝宝对父母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父母就要立刻撤回对他的关注,有条件的话可以与宝宝分开,但是,态度要平静,不要让宝宝感到你生气了。

任性宝宝是谁之过

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情绪、要求与脾气。如果这些消极行为经常发生,就会强化他们的不良个性品质。那么,任性宝宝究竟是谁之过呢?

1、孩子性格的原因

气质是孩子身上最早出现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气质在性格表现上也会有不同。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其中胆汁质的孩子大多脾气急,性子倔。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顶牛”,对着干,让人感到非常任性。

2、孩子生理的原因

孩子的任性有时是年龄特征的表现。孩子的成长,不是匀速平稳发展的,有比较好看管的平稳阶段,也有比较棘手的不平稳阶段。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后,他们开始要表现自我,凡事都喜欢说“不”,自然也要对抗父母,于是给人的感觉就是孩子开始任性了。

3、孩子家教的原因

性 格是生活的产物,“极端自我中心”的生活环境必然培养出任性的孩子。有些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珍宝,“有爱无教”或“重爱轻教”,一味娇惯溺爱,把孩子摆的 地位过高,使之处于特殊化的地位,成为家里的“中心”,让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度膨胀。家长一切由着孩子,迁就放任,一切服从孩子,让孩子指挥一切。独生 子女的这个问题在隔代教育中尤为明显。

父母的哪些做法助长了孩子的任性

聪明爸妈如何与任性宝宝过招?

孩子任性,很多人都会说是孩子的毛病,其实,有时孩子任性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很多孩子任性的毛病都是父母的错误行为惯出来的。

错误做法一:“不行”可以是“可能不行”甚至“行”

孩 子为什么会不停地提出要糖果、要好吃的东西、要父母只注意他一个人、要新玩具、要再听一个故事等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发脾气呢?究其原因,是因为 他已经把父母的心思摸透了。他明白,很多时候,父母的“不行”并不是真正的“不行”,仅是“可能不行”,而且这种“可能不行”可以迅速地转换成“行”,只 要他拼命吵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孩子拼命地“要、要、要”,父母招架不住就会放弃原则“给、给、给”。在这样的环境刺激下,孩子逐渐掌握了拼命哭闹这个控制 父母的屡试屡爽的绝招,养成任性的坏毛病。

错误做法二:家庭成员的教养态度不一致

如果家庭成员在孩子面前扮演态度完全不同的角色,那就会给孩子一种暗示:即便爸爸不答应我的要求,妈妈也会答应我的要求,即便爸爸妈妈都不答应我的要求,总会有人答应我的要求。因此,面对孩子的“要!要!要!”家人一定要态度一致,不能让聪明的孩子钻了空子。

错误做法三:用物质补偿来弥补亲子时间的不足

如果父母总是用送给孩子礼物的方式,作为不能经常同孩子在一起的补偿,或习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歉意和喜爱,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养成不把向父母要东西或提条件当回事的习惯。

错误做法四:在公共场所和在家可以有所区别

很多父母在家能严格要求孩子,但是一到公共场所,考虑到不想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把自己弄得很狼狈,往往放松对孩子的要求,时间长了就滋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错误做法五:认为孩子不懂事,没必要给他讲道理

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不懂道理。事实上,无论孩子多小,他都能听懂道理。即便他当时听不太懂道理,但如果妈妈经常这样灌输,他也会逐渐明白妈妈所讲的道理,并认识到这些道理的一贯性与不可更改性。

错误做法六:表扬与奖励总是最好的鼓励孩子的方法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给予孩子一些鼓励确实能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但是没限度的表扬与鼓励却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激发孩子的良好行为,反而有可能让孩子对表扬与奖励感觉比较麻木,甚至变得更加任性。

错误做法七:应付无理要求必须硬碰硬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坚持要某件东西,有的父母可能会通过呵斥甚至打骂孩子来制止他的无理要求,觉得这样才能管住孩子。可这样做会让孩子感觉十分委屈,给他心理上添加不必要的压力,并进一步激起他的对抗情绪。

做聪明父母与任性宝宝过招

 

孩 子任性心理得不到纠正的话,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正常发展。同时,孩子任性时通常会伴随着烦躁、愤怒的情绪,经常性的情绪失控就会对健康产生较大 的不利影响。因为任性会导致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个性固执不明事理,妨碍生活能力的发展,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不被别人接受而陷人孤独,经不 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作为聪明的父母,应该如何与任性宝宝过招呢?

攻心为上

父母首先要有良好而坚定的心理状态。不要认为拒绝孩子会造成伤害,相反,这恰恰是对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养一个棒孩子,那么面对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说“不”,不能有丝毫心软。

以退为进

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个不能给他的东西时,妈妈可以这样说:“这是妈妈的,妈妈现在不用,可以给你玩一下,不过明天你就得还给妈妈。”然后以退为进——第二天提醒孩子:“宝宝,把东西还给妈妈,以后想要的时候再跟妈妈说。”

预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所以一定要给他定个规矩,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规矩处理。比如和孩子约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须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餐,才能准时送你去幼儿园。如果起晚了,就不能吃早餐,因为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说一不二

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扬”。“先抑后扬”的做法会让孩子认为父母好“欺负”,从而无理要求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产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因此,拒绝孩子,一定要从一而终。

懂得善后

父母对孩子说“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让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绝孩子而不给他被拒绝的理由,会让他觉得受了委屈,甚至产生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虽然这种解释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但是至少能让他明白:父母拒绝他是有理由的。

转移目标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冷处理

当 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 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事后,父母可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 话来鼓励他。

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果孩子在街上吵着要买雪糕,父母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很坚强的吗?怎么连不吃一块雪糕都受不了。你究竟是真坚强还是假坚强?”

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父母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就会按时吃饭了。

把握尺度

父母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让孩子“蹦一蹦能够得着”,即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孩子怎么付出努力都达不到的过高要求。提出要求时,要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此外,提要求的口吻,应是肯定、亲切的,这样更易于被孩子接受。

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把不良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这样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的好处。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