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失“陪”,国内首个“陪伴日”设立
“我们公司放假咯,家长可以提前回家陪孩子!”美赞臣员工微博上说道。近日,美赞臣公司为0~12岁家长放假半天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据悉,为了鼓励父母多陪孩子,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美赞臣公司呼吁将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作为中国首个“陪伴日”,并身体力行为部分员工放假,此举获得了众网友的集体点赞。
7成中国父母失“陪”
在早期教育专家们看来,“陪伴日”现象引起社会共鸣的背后,是众多上班族无瑕陪伴孩子累积的愧疚和心酸。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80后父母而言,孩子缺“陪”并非个案。
最近《新周刊》进行的一项针对中国80后父母亲子陪伴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将近7成的80后父母平时无暇陪伴孩子。在超过2000个受访家庭中,真正能够给予孩子全职陪伴的受访家庭,仅占到了9.17%。[1]除了陪伴时间严重不足,陪伴质量不高也是现代家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数不多的陪孩子时间,其实多数是在吃吃喝喝中度过。美国《女性挚友》杂志等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妈妈和孩子共处时最常做的三件事竟然只是:吃饭,看电视和陪孩子写作业[2],几乎没有陪伴质量可言。
“最近一段时间,我和老公几乎天天都要加班,每天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了。早上七点,孩子起床去上学,我们也只能匆匆打个照面。”34岁的广州上班族郑女士坦言,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工作已经占据了她大多数“亲子陪伴”的时间,但是这种“牺牲”的背后却暗藏着一个母亲的种种心酸与无奈。“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怀疑,这种牺牲到底值不值得,因为孩子很快就长大了!但是更多的时候,我却不得不忽略孩子渴望我陪伴的眼神,在职场上继续埋头前行。”
同郑女士一样,上海的80后妈妈李女士也是一位忙碌的上班族。但李女士总尝试给孩子足够多的陪伴时间,每个周末都和孩子一起度过,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依然不够自信,缺乏安全感。无意中李女士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原来“陪伴”并不是简单的在孩子身边。“他在玩玩具,我在看电脑;他在滑滑梯,我在看手机,这些都不是好的陪伴。真正的陪伴应该是和孩子有互动有交流的全心全意的沟通,以前的我并没有做好。”李女士坦言。
“亲子陪伴”不可或缺
早期教育专家表示,80后家庭的孩子之所以普遍失“陪”,除了80后父母身上背负的压力过大,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家庭普遍缺少有质量的“亲子陪伴”意识。这种意识主要包括保证亲子陪伴时间与提高亲子陪伴质量两个层面。
首先,父母应该意识到亲子陪伴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小时候吃好玩好就行了,反正并不会有太多的记忆,谁看都行。殊不知,孩子长大成人后的IQ和EQ,都与早期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孩子在婴幼儿期,第一情感需求便是感受安全和信任,而这种安全和信任必须通过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来获取。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会很难建立起对他人及周围环境的信任感,也很难自信、独立地去面对人生所必须经历的种种挑战。
其次,如何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也是每一位父母应该思考的问题。高质量的“陪伴”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陪着”,不是事必躬亲的“看管”,不是“我是老妈我最大”的“说教”,而是真正把心思放在和孩子互动和交流上的用爱陪伴。这种陪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愉快而和谐的双向沟通。当父母放下忙碌的工作,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关注并重视他的需要,陪他共享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一顿美食、一个游戏,心灵的共鸣便油然而生。
中国的父母其实比中国的孩子更需要 “陪伴日”,早期教育专家说道,“陪伴日”的设立,是对父母重视亲子陪伴的呼唤,可以让更多的父母意识到亲子陪伴的重要性。
国内首个“陪伴日”设立
记者进一步采访发现,随着“陪伴日”话题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早期教育专家开始关注并加入到有质量的“亲子陪伴”讨论中来,“陪伴日”的设立也获得了网友们的广泛支持。这是国内首个“陪伴日”概念的提出并得到实际的落实。据悉作为“陪伴日”的发起者,美赞臣公司已于11月20日当天身体力行为员工放假。“凡有0-12岁孩子的家长,可申请半天假期,提前回家陪孩子。希望大家利用这段时间为孩子精心准备一顿晚餐,或到幼儿园、学校接孩子放学,给他们一个惊喜。”除此之外,为了呼吁大家更多的关注有质量的“陪伴”,“符合条件的同事今后每个月还可以申请一个小时的‘陪娃假’”。
美赞臣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给孩子一生最好的开始”是公司一直坚持的理念,设立“陪伴日”是为了号召父母关注孩子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不仅要腾出更多的亲子陪伴时间,而且要让亲子陪伴更有质量。此刻父母的一分陪伴,成就未来孩子的无限可能,“陪伴日”的倡导也是美赞臣今年提出的“1到无限”公益理念的延伸。美赞臣希望能够借助“陪伴日”的设立和企业的身体力行,呼吁更多的父母用陪伴为孩子的成长加分。
如何让每天都是“陪伴日”
国内首个“陪伴日”的设立和落实让更多中国家庭开始思考“亲子陪伴”的意义,也引发父母们思考,如何在保证陪伴时间的同时提高陪伴的质量,让每天都是“陪伴日”?
育儿名博博主王人平建议道,“第一个是:陪孩子时,要有足够的专注。”如果你一边陪孩子玩耍,一边玩手机,或者和孩子一起吃饭时只顾着自己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很少去关注孩子在想什么、一天过得怎么样,这样的陪伴就不会给孩子安全感。只有全神贯注地和孩子在一起,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去控制孩子、领导孩子,孩子才能从这种陪伴中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意。
在提升陪伴质量方面,王人平的第二个建议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都在。”如何体现这一点呢?一方面是要和孩子共度一些重要的日子,比如生日、节日等。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时间里,如果不能经常跟孩子见面,也要多和孩子通电话、视频,让孩子知道自己随时能与父母保持联系,父母永远对自己敞开怀抱。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