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童书太难不想看?那是父母没找对方法,这本书乾隆都爱不释手
导语
前段时间开心爸爸一家人去青岛玩,顺便就带着开心去海洋世界参观了。
开心爸爸一家人都生活在内陆,平时生活的场景根本没有海,所以到了海洋世界看到那么多漂漂亮亮,形态各异的鱼都很激动。开心也是,边走边问开心爸爸这个鱼叫什么,那个鱼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幸好海洋馆每个动物的下面,都有不短的文字介绍,开心爸爸看着这些说明性的文字,勉强可以回答开心提出来的问题。不过随着游览的越来越深入,开心提的问题越来越刁钻了,开心爸爸额头上的汗也是越来越多了。
这时候旁边有个比开心大了几岁的小姑娘,接过了开心的问题,给开心介绍了起来。这个是水母,为什么会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水母平时是吃什么的,喜欢干些什么等等,娓娓道来,着实让开心爸爸这个成年人感到汗颜。
后来和这个小姑娘的爸爸交流,他表示这都是科普类童书的功劳。
曾经看到过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海岚教授说过一句话:孩子喜欢故事书,没错。但是如果想仅仅靠故事书来喂大孩子,就有可能营养不均衡了。确实是这样,虚构类的童书可以让孩子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可以让孩子懂得各种道理。但是非虚构类的科普童书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让孩子对世界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结构思维。
这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不过很多爸爸妈妈们还是更加偏向于故事书,一方面故事书本身的情节性很好,对于孩子来说更加好接受。另外一方面故事书好讲啊,不会涉及到太艰深的知识,讲起来毫不费力。而且以往很多的科普类童书,就像是一本大百科全书一样,分门别类的把内容放了进去,可以说是很全面。但是读起来就很无趣了。
除了像字典一样,放在那里在需要的时候查一查,别的时候很少有人主动抱着科普类图书看得津津有味了。
科普类图书太难不想看,这应该是众多爸爸妈妈的共同心声了。那么今天开心爸爸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给孩子看科普类童书的那些事。
为什么应该给孩子看科普类童书
一般来说,在孩子们开始认识世界,了解身边事物的时候,他们最经常的做法就是,向爸爸妈妈们发问:为什么。
比如“妈妈,为什么鱼儿能在水里面游呢,它们不会出不上气吗?”“爸爸,为什么鸟儿会能够在天上飞,我却不能呢?”,再或者是一些涉及到物种分类的,比较不好解释的问题“妈妈,这条鱼叫什么鱼啊?”“妈妈,它为什么就被叫做鳄鱼了呢?”
而且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们能够问出来的问题,会越来越丰富,一方面体现着他们的大脑在不断的发育成熟,已经能够思考到一些比较深层次的内容;另外一方面,就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是越来越发浓厚了。
面对孩子这些稀奇古怪,刁钻无比的问题,有些爸爸妈妈能够回答,有的时候连自己都不是很清楚,想回答就比较困难一些了,甚至会有一些爸爸妈妈用比较敷衍的口气来回答,比如“你长大就知道了”“这个是大孩子才会明白的,你现在问的话有点早了”。事实上,孩子的每一个提问,都是好奇心的一次展现,爸爸妈妈更应该用合适的方式,来维护孩子这份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那么什么是合适的方式呢?一个是尽可能的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来回答;另外一个就是引导他们通过书籍来寻找答案了,特别是在爸爸妈妈们自己都不知道答案的时候。
这里的书籍,就是科普类书籍了。
而且科普类书籍还有一些,别的书籍所没有的好处,对于孩子而言,优点会更加的明显一些。
锻炼孩子的逻辑结构思维
绝大多数的科普类图书,都有着很强的逻辑性,有着很明显的结构化思维。是按照人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掌握事物的顺序来编写的。阅读科普类图书,更多的就是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结构化思维,以及逻辑性思维的能力。
另外科普类图书还有一个有点就是它的检索性,每一个知识,都会以同样的检索结构存在,孩子只要明白了具体的方法,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知识。这看上去知识普通的看书阅读而已,实际上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只是这些,更多的在培养孩子的坐标思维,以后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做到理性的寻找坐标,从容的寻找方法。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给孩子底层的知识积累
科普类书籍对于孩子来说,更多的是起到一个钥匙的作用。
对于事物的认识,这是一个人最底层的知识积累。万丈高楼平地起,孩子的认知建设也是这样的,只有底层很坚固了,才能源源不断的往高增加。我们说的底层,更多的就是指对于事物的基础认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只有这些问题都明白了,孩子才算是有了比较坚实的底层知识建筑。
而这些问题,正是科普类图书要教会孩子的内容。
开阔孩子的眼界
以前大家一说起来开阔眼界,就是两种方式“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
这里的万卷书最好的就是科普类图书。虽然说现在的电子产品比较泛滥,孩子想知道什么东西,完全可以在网上面搜索。但是直观的观察和书本内容深度的讲解,给孩子带来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电子产品更多的满足了眼睛的需求,而科普类图书呢?则是眼耳大脑一起作用,对孩子来说,印象会更加深刻一些。
如何帮助孩子看科普类童书
既然科普类图书这么重要,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阅读呢?如果只是像读故事书一样,或者直接播放音频给孩子听的话,确实是效果很差的。
这里开心爸爸建议爸爸妈妈从这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建立起来阅读科普类书籍的兴趣。
选择一本好书
同样是一本科普类书籍,不同的作者,给读者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些闻名已久的大师,或者影响深远的古代大家,写出来的内容,一方面是给予我们最正统的知识,另外一方面又能够跳出这个眼界的园囿,能够用一种更加超脱的眼光来观察。兴趣自然就更加的浓厚,收获自然就更加的多了。
所以,开心爸爸在这里建议爸爸妈妈妈更多的选择那些著名大家的作品,最好是能够以更轻松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漫画,比如全彩绘本等,这样的话孩子们读起来会更加顺畅,在兴趣的加持下,收获会更加多一些。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很多科普类图书所讲述的知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可以作为一个块状知识,与别的知识结合起来,就像是积木一样,最终形成一个更完美的知识体系。
所以在和孩子一起读科普类书籍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举一反三,将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加的扩展一些。比如我们看了风是怎么形成的,读完以后就可以纵向扩展,比如风有什么作用,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也可以横向扩展,比如雨是怎么形成的,冰雹是怎么形成的,闪电是怎么形成的等等。
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更多感兴趣的问题。孩子就会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的去探索,不断的去求知。
学习知识更要学习思维
很多科普类图书,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能够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一种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方法论”。
比如《给孩子的清宫海错图》中,关于鹅毛鱼的讲述是这样的。
东海之中,有一种会飞的鱼,当地人称之为鹅毛鱼。一一这是对于事物的描述,我们先需要知道它是什么。鹅毛鱼具有趋光的习性,白天视力敏锐,晚上视力极差。一一刚才是总览,现在开始对其进行细节的了解,特别是这种很明显的特征。鹅毛鱼为什么会飞呢?其实它们在水面上飞的时候,并不是真正的飞行。一一对大众认知的一种科学的解答,给出正确的答案。
整篇是按照一个“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逻辑顺序完成的。多看这样的书籍,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起孩子好的逻辑习惯。这才是读书过程中,鱼和熊掌兼得的方法。
这本书孩子更喜欢
说到这里,开心爸爸要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是中信出版社和故宫出版社一起出版的,《故宫里的博物学一一给孩子的清宫海错图》。
海错两个字来自于《尚书▪禹贡》“厥贡盐絺,海物惟错”,是古代对于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和海产品的统称。这本书的作者是聂璜,清末明初的一个艺术家。《海错图》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当初这本书并不是为了呈现给皇帝的,但却被皇宫收录。包括雍正,以及乾隆等历代皇帝都曾经翻过很多次,爱不释手。
为什么开心爸爸会推荐这本得到当时“阅卷无数”的皇帝垂青的书呢?
有料
这本《给孩子的清宫海错图》从原版的海错图中甄选了四十种动物,按照鳞部、兽部、虫部、介部、羽部、化生、传说七个类别分开。并且对于每一种动物,都结合了各种史书、笔记、小说等各种古代文献中的素材。把一个没见过的动物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
这对于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无缝贴合。孩子想知道动物的外形,这本书有;孩子想知道动物名称的由来,这本书有;孩子想知道与动物有关的故事,这本书有。几乎涵盖了孩子想知道的各个方面,并且结合现代的科普知识,进行了对比,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更加立体的认知结构。
比如龙门撞,这个在如今被称之为鲟鱼的鱼,古代就很有名气了。
《诗》中曾经写道“鳣鲔发发”,指的就是这种鱼。并且有记载称“此鱼不止在海,必能入河,入河则可达龙门矣,故曰龙门撞”。相传现如今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有两道陡峭的峭壁,远看上去像是一道门。相传这是大禹治水时候开凿的,所以又被称为禹门。
这些鲟鱼呢,故乡原本是在禹门上面的,但是被黄河的河水冲到了下面,与自己的故乡相隔甚远。当时大禹就承诺了,如果有鱼儿能够迎着瀑布向上冲,最终越过禹门的话,就可以化身为龙,回到故乡。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的鲟鱼,不停的逆流而上,那是对故乡的思念。
有趣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有点就是,有趣。很多动物都是孩子们想知道的。
比如人鱼。
以前开心爸爸就给开心讲过小美人鱼的故事,他也一直都记着那个愿意为了见到王子,承受不能说话,走路就想走在刀子上一样的痛苦,也记着那个宁愿化作肥皂泡沫也不愿意把刀刺向心爱人胸口的小美人鱼。听完故事以后,开心就问过开心爸爸,这个世界上有美人鱼吗?
这个问题,很早以前古代人就去探索过了。并且留下了很多相关的记载。
“人鱼,其长如人,肉黑发黄,手足、眉目、口鼻皆具,阴阳亦与男女同。惟背有翅,红色,后有短尾及胼胝,与人稍异耳”“人得之亦能着衣饮食,但不能言,惟笑而已”。
以前人们见到的人鱼,和人长得其实差不多,有手有脚有头有口鼻,甚至和人一样有男女之分。只不过人鱼的背上有红色的翅膀,还有一条短尾巴。实际上,古人描绘的这个人鱼,和现在的儒艮差不多,所以,传说中的人鱼,其实是存在的。
有幻想
这本书还能够引导孩子们的幻想。
比如传说部中的神龙。这是一个凝聚了古人所有美好幻想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生物。
最早神龙的形象来自于黄帝对于新图腾的选择,为了平衡各个部落,这个新的图腾凝聚了所有图腾的元素,头像骆驼,角呢是鹿角,眼睛是兔子眼,耳朵是牛耳,颈部是蛇的脖子,肚子是蜃的,鳞片像鱼,爪子像鹰,脚掌是老虎的。
后来这个形象被古代的帝王所采纳,成为了帝王的代称以及象征。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孩子都能够在心中想象出来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神龙的形象。这些,对于他们幻想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05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故事类童书和科普类童书的重要性是一样的,而在两种不同风格书籍的培养下,孩子才能够形成一个更好,更全面的世界观。
中信出版社《故宫里的博物学》
上海书展活动流程
一、活动概要
1、活动主题:故宫给孩子的博物学
2、活动时间:2019年8月18日 下午19:00-20:00
3、活动地点:上海书展少儿馆
4、活动形式:绘本分享+互动,现场购买一套《故宫里的博物学》赠送帆布袋一个
5、参与活动对象:6岁+小朋友及父母
6、嘉宾:杨涤(Lisa老师)
爱丽丝绘本馆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7、活动介绍:
有一部古代皇家版“动物世界”,竟然是由乾隆一手策划、导演。当年,专门用来满足皇子们的好奇心,对他们进行博物学启蒙。这部奇书,几百年来,由宫廷收藏,只供皇室阅读,鲜少公开,连乾隆自己都爱不释手,当作枕边书。现在,故宫特地为故宫迷们全新改编这套奇书,以清代皇家收藏的动物图鉴《兽谱》、《鸟谱》、《海错图》为蓝本,精选其中海、陆、空共120种神奇动物,用现代博物学的方式,打破人文与科学的界限,从文学、艺术、历史等丰富的角度,讲述让人大开眼界的动物传奇。书中每一幅画,都是鲜少公开的故宫珍品;介绍每一种动物,有趣有料,不刻板,不乏味,还有些浪漫。想知道乾隆和这套故宫珍藏奇书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想解开麒麟、穷奇、龙马这些神奇动物的奥秘,想收获意想不到的博物学知识吗?想知道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博物学启蒙吗?一切尽在此次活动中!
二、活动内容
(一)暖场视频时间
时间: 19:00-19:05
内容:播放暖场视频(循环播放3个暖场视频,主持人开场之后播放3分钟视频)
(二)讲解时间
时间:19:05-19:25
内容:鲍芳介绍《故宫里的博物学》
1、 卖点;
2、 本书历史价值
3、本书是怎样从博物学角度对本书进行了改编
(三)Lisa对谈时间
时间:19:25-19:50
内容:
1. 与咱们常见的动物百科图书相比,您觉得这套书有哪些特别突出的价值?
2. 假如希望孩子能从阅读中学到知识,这套书可以提供哪些方面的“硬”知识?
3. 这套书采用了博物学探究动物的方式,从自然、地理、文化、历史等多维度向孩子讲述动物有趣的故事,这样博物学的角度,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帮助?
4. 这套书适合多大年龄的孩子来阅读?假如是学龄前的孩子,父母可以怎样亲子共读?已经识字的孩子,父母可以怎样引导阅读?
5. 近年来从中国优秀的经典著作中,延伸出给孩子的文化读物,越来越丰富了。您觉得家长在给孩子挑选这类读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四)问答时间
时间:19:50-20:00
内容:Lisa老师互动问答时间,提问赠送故宫拼插玩具一个
《故宫里的博物学》系列(全3册)
作者:小海、夏雪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手的枕边书
来自故宫的百科图鉴 有趣有料的动物传奇
编辑推荐:
★ 献给紫禁城600周年,来自故宫的百科图鉴,有趣有料的动物传奇
这是一套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手的枕边书。清代乾隆时期,由皇家收藏的动物图鉴《兽谱》、《鸟谱》、《海错图》,是中国古代动物物种的一套传世巨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科技史上,实为罕见。《故宫里的博物学》以这套清宫典藏为蓝本,精选其中120种神奇动物,用大幅故宫藏画,讲述让人大开眼界、闻所未闻的动物传奇。
★ 权威专家审读,以现代博物学的探究方式,解读120种陆地、天空、水生的神奇动物
打破人文与科学的界限,从文学、艺术、动物、地理、自然、民俗、神话、志怪、典故、历史等方面,讲述神奇动物的妙趣故事,让孩子在大开眼界,充分满足好奇的同时,融会贯通掌握自然科学与中华文化知识。
★ 针对中小学学习痛点,额外满足孩子课堂学习需求
用妙趣生动的故事,紧扣中小学语文、历史、科学、地理、生物等主干学科,让孩子在捧腹大笑之余,掌握必修的知识,培养孩子古诗词鉴赏和古文阅读能力。
★ 名家、名人、名师,联合力荐
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担任本书特约编辑,故宫博物院影视所所长祝勇担任本书推荐专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科普作家张劲硕担任本书专业审读,金牌阅读推广人陈赛、李一慢、三川玲、杨涤,以及北京四中特级教师连中国、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江苏盛泽实验中学校长薛法根,联名诚意推荐。
适读年龄:5~7岁,亲子共读;7+岁,独立阅读。
购买地址:点我直达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