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刚开学,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些幼儿当他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刚刚还笑容满面一下便变了脸,拉着父母往外走不愿呆在幼儿园。有些当家长长踏进教室门时幼儿便紧搂家长的头颈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进门。这些幼儿在幼儿园表现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甚至是拒绝进食。如此现象,一般至少要持续几周,有些甚至长达数月之久。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作入园分离性焦虑。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入园时,家长也同样产生焦虑,解决好幼儿分离焦虑有助于缓解家长的焦虑不安,便于家长安心工作。下面,我就我们班中较特别的孩子的表现做一观察和分析。观察一:来园时,桐桐小朋友还没走进教室,就哇哇大哭起来,老师从他爸爸手里接过他的小手,他没有反抗,但是还是哭着,当他爸爸离开后,他赶紧跑到后窗口,一边哭一边说:我在这里看我爸爸,爸爸从这里走过的。分析:其实,那里根本看不到他爸爸的。但是,孩子就这么幻想着期待着。我没有破灭孩子的希望,对他说:你可以在这里看爸爸的,但是你不能哭,你哭的话老师就不让你看。他听了我的话,果然降低了哭声,但是还是会断断续续传来:我爸爸等会来接我吗?的哭声。我就对着他点点头,他也能很快的明白。等他情绪稍微稳定后,我就去开导他:现在爸爸肯定在上班了,你看不到了,我们先玩游戏吧,等爸爸下班了,老师再让你看,好吗?他很信任我,点点头,期待着爸爸下班的那一刻,暂时平息了他的哭闹。观察二:君君小朋友在爸爸的牵领下,来到了教室,他一脸的迷茫,爸爸看到老师,放下手转身就走了。他没有一点哭闹的表现,当他爸爸离开后,他就原地蹲下来,低着头双手捂着脸,把小脸深深的埋藏。分析:这是一个特别胆小而内向的男孩,他不喜欢大声的宣泄,而是选择抗拒和沉默。当我走过去想把他抱起来,他劲很大,硬是不肯抬头看。我再想用力把他硬抱起时,他发出很小的哽咽声。我想,此时我想做的安慰对他来说是没用的,反而增强了他的抗拒心理。我想还是让他冷静些吧。于是,我尊重了他的意愿,就任他蹲在那里。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一个姿势,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再过去,我说:君君,这样小脚会很酸的,来坐这里吧。我边说边轻轻地拉起他的手,他见我也没有多大敌意,而且估计小脚也酸了。他就那样很温顺的顺从了,坐到了座位上。观察三:还没见到人影就先听到一阵大声的哭闹声,这准是我班的涵涵。一路上,妈妈是抱着她走来的。在教室门口,更是艰难的走过来,因为她胖胖的身体一直在扭动着,反抗着。当我从她妈妈怀里抱过她时,是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抱稳,她还是一个劲得蹿着小脚挥着小手,就是用最大的嗓门哭喊着,无论你怎么安慰怎么哄骗,她就是不睁眼看一下,不停顿哭喊。分析:涵涵在家中是真正的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宠着她,由着她,因此使她脾气很大。从她的哭声中,可以听出她的任性与一点点的霸道。看来要平息她的哭声靠哄骗是没用的,冷处理也效果不好,因为象她这样,你越是不理她,她越是哭的厉害,你越是哄她她也会哭的更凶,目的是要引起你的注意。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分散她的注意力。于是,我说: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椅子,你的椅子呢?果然,她睁开眼睛,看了看,总算暂停震聋欲耳的哭声。然而,刚坐定一会又发起一阵哭势,这次,我就引导其他小朋友做游戏,来分散她的注意力,效果还真不错,她听到其他孩子的笑声就睁开眼睛看一下。就这样哭闹在断断续续中进行,我就利用她停哭的间隙,引导她也参与游戏,使她慢慢融入这个新的集体中。让她感到老师对她既是关心又不是很宠爱,这样可以平衡她的心理,也能逐渐使她情绪稳定。观察四:贝儿小朋友跟着姥姥来到教室门口,他拉着姥姥的手,就是不肯放,还一遍遍的问:姥姥等会来吗?姥姥说:来的,放学时我第一个来接。但是,当姥姥准备走时,他还是使劲攥着姥姥的衣服问:姥姥等会来吗?姥姥也重复着说:来的,我第一个来接你。这样一直重复着,最后还是在老师的硬性分开下,他才让姥姥走。但是他马上把问题对象转向老师,转向来送孩子的家长。还是一遍遍的问:我爸爸来吗?我姥姥来吗?分析:这个孩子的性格属于很外向的,说话语气很爽的。因此,当他在重复问着老师、家长时,我并没有直接干涉,这也是他情感宣泄和依托的方式之一。尤其,当他在拉着家长,见年轻的叫阿姨见年老的叫奶奶时,我真的很佩服他的交际才能。当他在得到家长和老师一个个肯定的回答时,并让他别哭时,他总是很爽快地说:好!清脆而响亮。但是一会又控制不住得问,我想,这也是该年龄段孩子的情绪特点,我们要有一定的耐心和爱心。我想我们的耐心和爱心肯定会让他感到安全与快乐。果然,当他看到老师、家长们都那么肯定和热情后,他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他肯定了晚上爸爸、姥姥一定来接他的,于是他也很快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了。小结对儿童来说,从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中一下过渡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犹如是第二次断奶期,极易产生不确定感和不可控制感,自然加深他们入园的不适与焦虑感,除了哭闹、拒绝、发脾气,食欲变化和睡眠结构紊乱、排便习惯改变等都是非常突出的表现,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爱心和支持。此外,对于个别孩子,由于处于一个新环境,可能会再现婴儿期的行为,如吮手指、易哭、摔打东西、说儿语等。3岁儿童,成长的速度可能减慢,食欲会下降,特别是又换了新环境。孩子还常会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尤其是想赶上其他大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时,更是这样,所以睡眠时间会紊乱;喜欢抓住自己热爱的东西不放等等。我们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与需要,如提供机会让孩子练习自理技能,实现帮助成人做事的愿望等。一定的焦虑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长时间的焦虑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这也正是许多家长所担心的。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困扰着家长,甚至动摇送孩子入园的信心;然而,家长的担忧、摇摆和焦虑反过来又会强化孩子的焦虑。所以,要有效缓解孩子入园的焦虑,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相信老师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放心,孩子才可能安心,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入园准备工作,帮助孩子顺利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老师的工作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从家庭式生活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确实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个考验,不过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有的一会儿就融入了这个大集体,而有的幼儿却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恐惧,使幼儿情感遭受到了挫折。面对新入园的幼儿,我们是这样做的:1、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关,关键是让幼儿接受教师,和教师建立起感情,让他觉得老师是可亲的人,要想和他接近,必须从家开始,在这期间教师可以有意地进行家访活动,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一方面也是为了情感上的接近,使幼儿感受到老师也是朋友,也是亲人,老师和幼儿进行有意识地游戏活动,慢慢地他们会欢迎你的加入,对你不再陌生,和你建立良好的感情。2、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孩子的到来,用微笑给他们带来安全感。3、在开学初,我们会选择一些会动、会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幼儿看看,听听,玩玩,转移幼儿的念家情绪,尽量把注意力分配在每个孩子身上,和孩子们说说心里的话,让幼儿感受到对他的爱。4、通过游戏、故事、儿歌等形式激发幼儿入园的兴趣与愿望,及时表扬鼓励,为幼儿树立典范,对他们的需要给予及时帮助,促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家长工作1、为孩子提供爱心和支持,当他哭时,给以安慰,当他害怕时,消除其疑虑,设法减轻孩子的恐惧。2、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告诉孩子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那里有许多小朋友陪他一起玩,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爸爸、妈妈下班了就来接他回家。3、与孩子一起准备入园用具,陪孩子一起买新书,家人赠送文具,祝贺孩子长大进入幼儿园。4、陪同孩子参观幼儿园在教师的安排下,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在幼儿自由游戏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可以亲切地交谈,让幼儿感到父母与教师很熟悉,以促使幼儿放心地与教师交往。5、结伴入园在参观幼儿园的过程中,家长有意与其他家长交谈,帮助自己的孩子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朋友,入园时见到有认识的小朋友,幼儿会比较容易且愉快地融入集体。6、为孩子提供机会练习生活自理技能会自己吃饭、穿衣,自己收玩具;告诉孩子有问题而自己又不能办的,要会请求大人帮忙。现实中,对于不同表现的分离焦虑要有不同的强化措施。要分析孩子焦虑的原因,是有生活自理上的困难、身体上的不适、交往方面的疑虑,还是其它方面的因素,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教育,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幼儿园刚开学,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些幼儿当他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刚刚还笑容满面一下便变了脸,拉着父母往外走不愿呆在幼儿园。有些当家长长踏进教室门时幼儿便紧搂家长的头颈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进门。这些幼儿在幼儿园表现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甚至是拒绝进食。如此现象,一般至少要持续几周,有些甚至长达数月之久。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作入园分离性焦虑。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入园时,家长也同样产生焦虑,解决好幼儿分离焦虑有助于缓解家长的焦虑不安,便于家长安心工作。下面,我就我们班中较特别的孩子的表现做一观察和分析。
(责任编辑:zxwq)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