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请坦然面对自己的“坏”
婴儿,或许什么都知道。
一新妈妈说,她一岁多的儿子,最近老说怕。问她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她说想不出来。试着让她代入儿子的角色,她也感受不到什么东西。
那就继续其他话题。咨询中,换话题与等待,也是个办法,意识上的话题进行时,潜意识也会指引我们自动抵达一些地方。
果然,谈几个话题后,她很自然地说,太累了,有时恨不得将孩子弄死,然后她住监狱,然后什么事就都没了。
不仅是带孩子累,而且,公婆与丈夫给不了她支持,他们不赞同她养育孩子的新方法,坚持老一套。并且,他们还认为,既然你是妈妈,所以孩子出问题时,一切的原因都在你身上。再者,他们也反感她对孩子的敏感,认为既然你信奉新方法,那么你就搞定一切吧……
我说,这就是儿子怕的原因吧,他怕你身上坏妈妈的部分。她眼泪忍不住涌出来,频频点头说,是,是。
最后,她开玩笑说,婴儿真是讨厌,他们什么都知道,让你无法伪装。
在中国,做一个好妈妈真是很不容易。
● 首先,你没得到过好妈妈的爱,现在,你却要给自己的孩子,这多少有点象无源之水,必须要做很多努力才行。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形容说,每个人的心就像是一个罐子,罐子里有了很多爱,被盛满了,才能自然地倒出来,而假若罐子的水很少,就很难倒出来。
● 其次,你若做一个及时满足孩子的种种需求并与孩子有情感互动的好妈妈,整个家庭的成年人都和你作对。譬如,你若按照孩子的需求进行哺乳,他们会说你会惯坏孩子;假若你尊重孩子的感觉,放手让孩子自由探索世界,他们也会怪你溺爱孩子……
● 再者,你若成为好妈妈,家里其他人也会退行,找你要母爱。以我的了解,大多数中国人心中,都藏着一个饥渴而受伤的小孩,平时的麻木状态下,他们可以扮僵硬的大人,但有条件时,他们会退行为不讲理的小孩。所以,如果一位新妈妈努力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她会发现,她得将其他大人也视为小孩,而她因为觉醒了,就不能再无觉知地扮演麻木的大人或不讲理的小孩了。
所以,尽管我的文章一早写,妈妈对孩子的养育极为重要,但希望好的养育不要成为对妈妈单独的要求,整个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和觉醒都很重要。
对妈妈来讲,觉知到自己有坏妈妈的一面,并包容这一面,而不是单纯压制它,和发展自己好妈妈的一面,同样重要。永不可能只有好而没有坏。
实际上,婴儿的最早的一个重要功课,就是学习到,自己的妈妈有好有坏,自己也是有好有坏。这种整合,是宽容的开始。
关键是,好妈妈的部分够多,够多,就可整合。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重要创始人、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因经过多年对婴儿的观察发现,所有婴儿在三个月前都处于偏执分裂期。所谓偏执分裂,即认为好只能是好,坏只能是坏,好与坏不能并存。
具体而言即,对没有自我照料能力的婴儿来讲,妈妈有两个,一个是好妈妈,能及时满足婴儿的种种需求,并与婴儿有丰沛的良性情感互动,且能看到婴儿的存在。一个是坏妈妈,忽略、无视婴儿的种种需求,看不到婴儿的情绪与情感,更谈不上能看到婴儿的存在,甚至,攻击婴儿。
对三个月前的婴儿来讲,要么是好妈妈,要么是坏妈妈,不存在中间状态。当好妈妈存在时,婴儿就有全能感,啊,我有这样一个需求,立即就被满足了,我有那样一个声音,立即被听到了。由此,就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强壮而健全的母婴共同体。
母婴共同体的追求,是婴儿的心理状态导致的天然追求。即,婴儿觉得,自己与妈妈是同一个人,是处于未分化状态。若妈妈能看到婴儿并及时与婴儿互动,就构成了一个整体强大的共同体。这是自信的开始。
相反,若没有妈妈的陪伴与敏感互动,婴儿就会不断被可怕的无助感所袭击。他有一个需求,但得不到满足;他有一个情感渴望,但没有回应。如此一来,婴儿就会觉得自己的世界坍塌了,这就构成了一个无能的母婴共同体。
可以想象,对婴儿来说,若无妈妈,任何一个负性刺激都会导致可怕的无助。譬如,一个蚊子的骚扰,婴儿完全无能为力。
所以说,坏妈妈的存在,会让婴儿体验到可怕的无助。
但是,无论妈妈怎么努力,又怎么好,坏妈妈的部分,都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是,好妈妈的部分足够多,坏妈妈的部分不要成为占统治性的存在。这样一来,进入三四个月后,随着孩子初步具备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孩子就可以发现并承受一个事实——原来好妈妈与坏妈妈是同一个人。
并且,因婴儿的天然自恋本性,但好妈妈存在时,婴儿会对应地形成“好我”,当坏妈妈存在时,婴儿对应地形成“坏我”,而好妈妈与坏妈妈的整合,也意味着“好我”与“坏我”的整合。
所以,妈妈不是要成为一个完美妈妈,给婴儿提供绝对完美的空间,而足够好就可以了。
在亲密关系中,升起杀死对方的念头,太平常。据统计,即便幸福的婚姻,两个人一辈子想杀死彼此的念头也有数十次之多。母子关系中,出现杀死对方的念头,也很自然。
为什么想杀死彼此除了常见的爱恨情仇,还因为,亲密关系都面临着一对矛盾:要独立还是要亲密。太亲密了,就会对彼此的自我构成了冲击;太独立了,又会产生疏离感乃至被抛弃感。
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有一个健全的独立自我。爱情的分分合合与进进退退,最终都是为了让一个人形成这样的一个健全自我。
若没有这样的独立自我,自我相反是僵硬或破碎的,那么,太亲密就意味着对自我构成了吞没,同时,又不能承受疏远,因疏远会导致自我的破碎……
这一矛盾,集中地体现在婴儿早期。心理学家马勒认为,六个月前的婴儿处于共生期,他们都追求与妈妈形成一个母婴共同体,这意味着极度的亲密,完全融合为一个人。这势必意味着对妈妈的自我的吞没,若妈妈没有一个健全的自我,就难以承受这种吞没,并对婴儿的这种渴求产生极大的抵触,乃至强烈的愤怒。最严重时,会想杀了婴儿,因婴儿对共同体的追求,让妈妈感觉自己的自我在被杀死。
从哲学上讲,关系的融合,都意味着自我的死亡,要享受关系的合一感,自我必须死去。有健全自我的人,倒可以接受自我暂时的死去,有僵硬自我或破碎自我的人,才会紧紧抓着自我不放。
有健全自我的人,毕竟是少数。在中国,更是凤毛麟角。我想可能是因这一原因,我们文化采取的方式是,孩子越小,越不管他,这样一来,大人们那僵硬或破碎的自我,就不用面对婴儿对合一感的追求所带来的挑战了。
也即,只要自我不够健全,妈妈们在面对婴儿对共同体的强烈渴求时,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乃至愤怒。
从这一角度上看,中国的妈妈们偶尔甚至多次产生要杀死自己孩子的念头,并非是很严重的事。
若产生这种念头,妈妈们及其他人首先要知道,念头是念头,并不等于行动。念头离行动,还有很远的距离。
很多人会因为仅仅有这些念头,就会产生强烈的愧疚,这是因将念头和行动划上了等号,认为有了念头,就相当于采取了行动。这种将念头和事实划上等号的逻辑,其实是孩子式,是不成熟的,强迫症患者常见这种逻辑。
其次要知道,婴儿对母婴共同体的追求,这的确会给无数妈妈造成巨大的影响,尽可能满足婴儿的这一需求,但假若觉得孩子这一需求对自己的自我构成了可怕的冲击,妈妈后退一下,并对孩子的这一需求产生抵制乃至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亲人,特别是丈夫,若发现妻子有这一现象,要给予妻子理解与支持,你包容她,就给她的自我创造了一个舒服的场,她可以更容易地满足孩子。相反,指责与苛求,没有任何意义。
以我所了解的个案,产后抑郁症,常是妈妈对婴儿产生了巨大的负疚感,而亲人特别是丈夫又不能给予支持,相反还是苛责,结果让养育孩子成了妈妈们不能承受的重担。
再者,妈妈要知道,重要的是足够好,而不是完美。
总之,要避免这样的心理循环:因婴儿寻求母子一体的感觉,妈妈感觉自我被吞没,对孩子升起愤怒乃至有想杀死孩子的念头;这种念头吓到自己,产生强烈的愧疚,觉得自己太坏,转而对孩子更好;被吞没感更严重,愤怒更重……解开这一循环的关键,是理解并包容自己的坏,而不是成为完美妈妈。
当然,母婴共同体的成功构建,对妈妈也会是一个巨大的疗愈。有这一体验的妈妈会明白,比起母婴互动的美妙来,成年人的爱情常常不如。
并且,母婴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也是妈妈们自我的完善过程。所以,很多妈妈们深切地体验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以上就是由(育儿之家)本站为大家整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