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没有时刻表,不要天天掐着表养孩子
这是每个第一次当爸妈的人都可能会出现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老大照书养。这并不是指的真抱着一本《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来认真学习,而是说在寻找一个精准的时刻表,自己每天每个小时需要做什么,孩子每天几点哭几点睡几点笑都能写的清清楚楚。
就像出牙,我们经常会收到类似的问题:
一爸,关于孩子换牙有个问题,原先我们都说六龄牙,就是孩子到6岁开始换牙,但现在好多孩子中班,也就是5岁就换牙了,有的甚至4岁就开始掉牙了。请问换牙早是不是意味着会早熟呢?
因为很多论坛上面给出了宝宝出牙时间的标准时刻表—— 6个月,所以我们接到过各种不同年龄段父母焦急的出牙问题:4个月的宝宝出牙是不是太早;11个月是不是太晚;某个月份长了几颗牙和论坛上说的数字比是多或者少了。这样的照书养,并不能解决家长育儿过程中的问题,只会让家长更辛苦。
同样的事还出现在宝宝发育的各个方面,一旦宝宝出现在某个阶段的时间没有“准点达标”,无论早或晚,家长都会担心,怀疑是因为遗传、养育或者营养不足导致出现了问题。
但孩子的发展并不是一道有标答的习题,不同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发育时间的早晚,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宝宝是否正常、健康程度或者营养水平。比如说宝宝1岁开始走路,并不需要说过生日那天突然就经验满格升级了,提前或推迟几个月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所以我们需要把宝宝发育的“里程碑”作为参考时间,但里程碑的建议往往是给出一个可能长达数月的时间范围,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时间点。不能当做列车时刻表的概念来参考,否则,一辆列车的发车时间是从早上5点到12点不定?所有人都会疯掉了。实在解脱不了时刻表的感觉,就想象成首都机场的航班吧,准点飞很好,不过可遇不可求,早晚几个小时才是正常的现象。
除了时间点,另外一种常见的照书养,是按照标准发育曲线来给自己的宝宝打分,过了平均线就怕超重,不到就更怕营养不良。如果这次测量的百分位数比上次的低,或者宝宝在短期内体重身高没有完美地沿着发育曲线发展,都是很多家长担心的事情。
而宝宝的发育有时候胖一些,有时候瘦一些,有时候长得快,有时候长得慢,没有哪个宝宝的成长会是完美的一条中位数发育曲线,家长也不需要这样纠结地要求自己。
个性化是这个年代培育孩子的口号,宝宝的个性化不光是心理上的,也是生理上的差异,毕竟我们不是要求他们长大之后,都是下面这个长相。
之前某网站给出的中国标准男女人肖像图。
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这其中的差别,并不是因为对两个宝宝的爱有差别,更多的原因来自,经过第一次的洗礼,家长往往知道,并不需要按照精确的时刻表来养育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不同的道路来成长,这其中可能有跌倒有磕碰,但家长可以用更轻松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