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模仿的宝宝更聪明
你发现了吗?宝宝的行为和语言总是很喜欢模仿大人,让人忍俊不禁。其实是聪明的表现,如果父母注意观察会发现孩子模仿是有发展规律的。模仿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交流。
1.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模仿
其实模仿也是一种亲子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比如孩子看到大人抽烟,或许会用一块积木或者笔代替香烟来模仿。
有时候当妈妈喂小宝宝吃饭时,把小勺递到他面前,宝宝自然地张开了嘴,麻麻的嘴是否也会张着?这到底是谁在模仿谁啊?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艾普·迪叶特斯特解释说:“4/5的情况下是孩子看到伸过来的勺子后先张嘴,余下1/5的情况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
通过简单的喂饭例子说明,模仿不是单向的,模仿其实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间的交流的一种方式,而这种交流方式在孩子刚出生时就有了。在婴儿出生后最初的4个小时中,新生儿就已经具有模仿能力了。那时的新生儿模仿的是张开嘴、撅起嘴,或者是在嘴里动舌头。但是模仿远远不仅仅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学习和适应。
2.模仿帮助孩子理解他人情感
当宝宝模仿他人表情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更容易。神经生理学家发现,大脑具有使人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它不仅仅在做动作时活跃,在观察别人如何动作时也会变得活跃。
镜像神经元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再简单一点说,通过对周围人表情的模仿,孩子学会了善解人意。
3.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模仿
从一岁开始,宝宝会主动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语言。从这个时候开始,爸爸妈妈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习性,尽可以为孩子做一个好楷模。
孩子会走路以后,会经常在户外走动,所见所闻也会丰富起来。对于好奇的人事,特别是喜爱的人,孩子都会主动去模仿,因为模仿是对于“喜爱”最原始的表达。这时,父母就不能用严厉的语言来命令孩子不要去模仿了,而是应该用商量和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模仿好的行为。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让孩子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怎么跑、怎么飞和怎么游,如果孩子模仿不上来,家长可以给予正确引导。根据孩子的好奇来培植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由孩子好动、爱模仿来培养动作协调,以及灵敏的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