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需要“润滑剂”
台湾有一位企业家,曾依询古人“易子而教”之说,将自己幼小的孩子,交托给一位好友代教养,直至孩子成年后方才让其返回家中执掌家业。
这位孩子果然不负生、养父之望,将企业管理得良好,但个性却冷酷古怪。
我们再看看中国古代的一些君王,从小也多半是在“易子而教”的环境中长大,即便施教于他们的老师,都是经千挑万选而得的良师,却还是教养出了不少杀父、杀兄害弟的“不孝子”。
可见“易子而教”虽然有较不易涉入情感,而较能理智客观去施教的优点,但究竟不是理想和长久之计。
因为在“教”的过程中,如果欠缺了亲子关系中,那份说不清的奇妙之爱去做润滑剂,教养出来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没有情感温度的机器人。
而且孩子终要回到父母身旁,父母若仍不改“坏榜样”,孩子还是会故态复萌的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在台湾一所教学医院,担任心理医师三十余年的朋友,曾语重心长的对我说:
“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大人”
的确,如果不让家长大人也接受“再管训”,孩子的问题永远都会存在-
因为孩子也会长大,然后变成一个“有问题”的父母。
所谓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只有父母“做好”,孩子才会有终身学习的好榜样。文/郜莹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