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说话不算数!”面对孩子这样控诉,你是否还一脸无所谓?
在万达商场的门口,我看到邻居芳的孩子豆豆哭得满脸眼泪,死死抱住门边的柱子不撒手,就是不进商场。
芳站在旁边束手无策,又气又急,眼看就要动手了。
我赶紧蹲下来搂着孩子:豆豆,告诉阿姨,为什么不想进商场呀
5岁的豆豆满脸委屈:“妈妈骗人,说话不算数,说好了带我去水上乐园,结果是带我来商场。”
芳骂道:“臭小子,不就是水上乐园,至于这样哭嘛,改天去不就得了。”
原来,昨天豆豆想让芳带他去看电影,芳说别看电影了,明天带你去水上乐园玩。
对豆豆而言,水上乐园的诱惑比电影大,自然是满心期待。
今天一大早就起床,好不容易等到妈妈带他出门,结果不是去水上乐园,而是带他来商场。
芳尴尬地对我悄声说:我本想偷个懒,不带他去看电影,就随口说带他去游乐园,想哄哄他,以为他过一夜就忘了,谁知他记得这么牢。
我们总是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很多时候,承诺的话总是脱口而出。
其实,我们心里真实的想法是:先画个饼来哄哄孩子,应付完再说。或许他过会儿就忘记了。
社会学家林·扎克说: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对于不喑世事的孩子而言,我们是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山,是这世间最值得信任的人。我们的每个承诺,都盛满了他们的全部期待。
可是我们对孩子承诺往往抱着“哄”的态度,失信后对孩子解释时,是用“骗”的心态,自认为能哄骗一时就是一时。
可是,当我们毁掉自己的承诺时,其实是毁掉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信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6%,排在第一位。
或许我们会很惊讶,因为在我接触的许多家长中,都会说:我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会努力地去实现我的承诺。
可是,总是有我们忽略的、没有实现诺言的时候。
正如6月10日,达州,在高考后自杀的小斯,在他的遗书中,特意提到一件事:父母答应他得了奖学金就给他买电脑。可是当孩子达到目标时,父母食言了。在小斯自杀后,母亲说:“当时就想到上网会耽误他学习,所以就说如果考上大学再买电脑,儿子也没有说什么。
确切的说,失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漫不经心的态度。
正是那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点滴小事,会一点点地吞噬掉孩子对我们的信任。
需要铭记的一点:
生活,就是由一点一点的细节组成。
信任,也是被一件一件的小事毁坏。
小时候,我爷爷要去福州鼓山玩,答应了带我一起去。
那天,我很高兴地对同学说:“明天我要去福州爬鼓山。”
引来同学们的一阵羡慕之声。
第二天,车来了,爷爷说:“今天不带你去,以后再说。”
车门关了,开走了。我追着车跑,边跑边哭。
母亲拽住我,让我去上学,我哭嚎着、赖着不去。
母亲打了我,骂我不懂事、不体谅大人。
可我心里一直在想:我该如何去面对班上的同学呢
那一阵,我成了班上同学的笑柄,当他们在我后面,说我是“撒谎精”的时候,我无比讨厌爷爷的言而无信。
被亲近的人愚弄与欺骗,那是一生的阴影。
当尊敬的人不再值得尊敬,信任的人不再值得信任。从前的依赖和信任,就在他言而无信的刹那,瞬间坍塌。
父母失去孩子的信任,比他们为实现承诺所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
而在孩子的心里,对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建立信任,对别人就更不能信任。成人之后,面对人际关系势必无所适从,充满疑虑与不确定。
知乎上有个网友说:
我妈长期失信,还会自己把这些事提出来说,然后说“是,我说话不算数。但不代表你也可以”
我现在已经不信他们了,再说什么我也不相信了。我已经病态了,不会过多在意别人的过错与不靠谱,但是放不过自己。
母亲的怀抱是培养爱与信任的温床。信任是一切的基础。
一旦孩子与我们之间,失去了信任,引发的就是亲子关系的危机。
在心理学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被称为依恋关系,是孩子学习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我们在孩子需要学习认识和了解自己,以及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中,起着指南针的作用。
而我们的失信,让孩子怀疑我们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他们会疑惑:父母不再是自己的依靠、不能保护自己、不值得信任。最终与我们越来越疏远。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把孩子从我们身边推开的。
无论是否曾失信于孩子,为了孩子,我们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不轻易承诺
我们之所以会对孩子随意承诺、言而无信,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没意识他是独立的人。
想想,当我们面对其他成年人时,会如此轻易许诺、轻易地失信毁约吗
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关系。必须要从尊重他的角度来对待他,不轻易许诺、不轻易毁约。
2、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对所有的孩子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面对我们,孩子不仅仅在乎我们说了什么,更在意我们做了什么。
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们才会毫无理由地信任我们。
如果不想让孩子成为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的人,我们首先就要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榜样。
给孩子提供正能量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我们的引领之下逐渐成长。
3、情绪调节
我们在失望的时候,会通过许多途径来调解我们的心态,可孩子心理发育程度并没有我们成熟,当他们因为我们的失信而产生失望沮丧的情绪,他们不懂得如何排解。
此时,我们完全有责任帮助孩子来调解他们的心态,让他们的失望能得以消逝,对世间照样满怀期待。
所以在取得孩子的谅解之后,花点小心思:陪他们玩个游戏,一起看本书、做道孩子爱吃的菜……。
父母的陪伴,对孩子而言,是最大的幸福。
4、引导孩子认识诚信的价值。
孩子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所以父母可以用童话故事、真实案例来教育孩子关于诚信的价值。
童话故事通常是比较适合2-7岁的孩子,比如《狼来了》之类的故事;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用一些社会上的真实案例来具体描述,让孩子能知道失信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进而可能会导致自己的损失。从而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诚信的价值,并且在生活中慢慢地建立诚信的思维。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每个孩子内心,都存在一个宇宙。
愿我们,都能在每个孩子的宇宙中添砖加瓦,而不是,破坏摧毁。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