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家

这些育儿谣言还在传,家长们一定要认清!

原标题:这些育儿谣言还在传,家长们一定要认清!

自从有了孩子,忙绿变成了常态,焦虑成为了日常,宝宝稍有一点异常,就各种担心:枕秃是缺钙吗?面色发白是不是贫血?手指长倒刺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吗……这些疑问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营养“补”还是“不补”实在让人百般纠结。今天,小编就总结出几个关于营养补充的谣言,快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枕秃≠缺钙,缺钙只是原因之一

枕秃是指宝宝脑后、颈上部位头发稀少的现象,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一般被认为是缺钙所致,确实,缺钙引起宝宝神经兴奋,睡眠不安,头部总是晃动摩擦,这是导致宝宝枕秃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如果枕秃的同时,宝宝还伴随着入睡难、易惊醒、磨牙等症状时,家长就一定要考虑缺钙的问题了,最好给宝宝去医院做一次检查,如果缺钙要及时补钙,同时也不能忽视维生素ad的补充,来促进钙质的运转和更好的吸收。此外,由于在婴儿阶段,宝宝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或被家人抱着,小脑袋不是与枕头、床单接触,就是与衣服或臂弯的皮肤接触,而且小宝宝只能控制颈部来回摇头,头发被“蹭掉”的时间和机会就会增多,枕秃也就容易被“蹭”出来。此时,给宝宝选择透气、高度适中、柔软适中的枕头,经常给宝宝变换睡觉姿势对于预防枕秃非常有效。

“小白脸”≠缺铁性贫血,应综合考量

因为人体中红细胞中的血色素减少,缺铁性贫血的人会肤色发白,但二者不能简单的画上等号,还应该结合其他贫血症状进行判定:皮肤粘膜逐渐苍白(面部、口唇、眼睑膜)、指甲薄脆、食欲下降、身体乏力、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缺铁性贫血常见于2岁以下的宝宝,确诊前会有一个相当长的隐性贫血期存在,这时候血色素往往是正常的,但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已经造成了较大影响,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会对智力和体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可见,缺铁性贫血重在预防,宝宝应注意均衡营养,用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缺铁性贫血。比如,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以后及时添加含铁强化配方米粉、动物肝脏、红肉等含铁量高、吸收率高的食物;如有必要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额外补充铁剂。

预防或纠正缺铁性贫血,光补铁是不够的,还要保证宝宝体内铁的有效转运,如果元素铁不能被及时运送到造血器官,造血过程也就无法完成了,这就不得不说到维生素a的重要作用了。维生素a在转铁蛋白合成、亚铁血红素合成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并且具有改善机体铁的吸收、运转和分布,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可作为一种辅助因子的激活剂,参与运铁蛋白糖基的合成,以改善体内铁的营养状况。因此,在铁剂治疗基础上,同时补充维生素a对贫血的纠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常,医生都会建议从宝宝出生起常规补充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至少坚持服用到3岁,不仅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ad同补还能全面提升宝宝抵抗力,促进骨骼和身高发育,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长倒刺≠缺维生素c,多受遗传与环境影响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长倒刺说明缺维生素c。这不免让家长有些担心,但其实倒刺和“缺乏维生素”没有关系,有些营养状况良好的人也有可能长倒刺,补充营养素更无法预防倒刺的出现。一方面,宝宝经常长倒刺很有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倒刺具有极强的遗传倾向。另一方面,倒刺的出现还与宝宝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干燥环境下倒刺出现的概率更高,频繁吸吮手指会导致手指周边的皮肤破皮,爱玩水的宝宝经常出现倒刺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注意的是,倒刺千万不能直接撕掉,这样做不仅疼痛难忍,严重甚至会出现红肿痛等感染症状。正确的做法是用指甲刀或剪刀从倒刺根部剪断,避免倒刺再刮到衣物上导致伤口裂开,但也不要为了清理的更彻底,刻意多剪掉一部分皮肤,造成破损面积更大;如果没有合适的修剪工具,也可以浸泡软化以后再行解决。

营养补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家长千万不能想当然,仅凭经验行事,也不能人云亦云,盲信盲从。学会学习、懂得判断、不断总结,家长定能避开育儿谣言的“陷阱”如果家长们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宝宝健康知识,可以关注公众号“妈咪听听”并回复1010,就可以免费获得育儿知识的电子书籍和音频资料,更有育儿专家与您一对一交流,为你破除育儿误区,助力宝宝快乐成长。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育儿大全

育儿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