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伤口处理有道,家长多半都犯错了!
宝宝天生爱玩好动,一言不合就会受伤。自家的心肝宝贝受了伤,做家长的难免心急,于是自己就着急忙慌地处理起宝宝的伤口来。但事实上,宝宝受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应对策略也不一样,而且在伤口的处理上还有诸多讲究,家长们千万别光靠经验摆弄。本期的《育儿科学营》,就贡献一波宝宝伤口的处理技巧,家长们收好哦~
宝宝伤口虽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就处理步骤上来讲,主要可以归纳为下面这几个方面:
第一步:观察
宝宝受了伤,家长不要急着去处理,首先应该快速观察伤势。如果宝宝伤势过重、创面出血较多,家长要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替宝宝止血并送医救治。
说到止血,这里还要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宝宝是脚趾、手指等受伤,千万别用橡皮筋、麻绳等扎紧伤口周围来止血,这样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甚至引发末端坏死,严重情况下可能会面临截肢的风险!
第二步:消毒
宝宝产生了伤口,做好消毒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宝宝伤口带泥巴、脏污的时候,不但能防止细菌进一步侵入伤口,也能缓解宝宝的痛楚。
但是由于宝宝皮肤娇嫩且承受力比较低,家长在消毒时不要选择刺激性过于强烈的产品,像酒精、双氧水、碘酒等,都是不适合给宝宝用的。为宝宝伤口消毒,首选途径就是用生理盐水冲洗,温和无刺激。
第三步:呵护
为宝宝伤口消完毒,下一步就是要呵护宝宝伤口了。为了让宝宝伤口恢复得更快,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药水、药膏涂抹,同时保持伤口皮肤干爽,并注意防范运动、触摸等对伤口带来二次伤害。
为了保护伤口部位,家长们可以用消毒纱布、绷带等覆盖住伤口。当然,如果宝宝伤口小而浅且无需缝合,选用创可贴覆盖伤口即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消毒纱布还是创可贴,如果被水弄湿或者被污染了,一定要立即更换掉,以免滋生细菌,影响伤口愈合。
第四步:关注
宝宝伤口处理完毕后,除了平时的悉心呵护,家长们也要注意关注伤口的变化。一般来说,伤口约在2周内可以愈合,一些小伤小口基本在5天内就会愈合。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伤口变得红肿,或者宝宝痛感加重,往往暗示宝宝伤口发炎或恶化了,家长们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查看。
纵使掌握了宝宝伤口的正确处理步骤,难免还是会步入到种种误区之中。下面这几个误区很常见,家长们要注意规避哦!
1. 伤口一定要保持干燥
为了让伤口愈合得更快,不少家长觉得一定要让伤口保持干燥。殊不知,保持伤口干燥的确能够防范伤口产生炎症,但是绝对的干燥其实并不利于伤口愈合。尤其在秋冬季节,如果伤口过于干燥,反而会引起皮肤干痒,让宝宝想抓挠。家长们可以借助一些凝胶质地的药膏,保持伤口干而不燥。
2. 伤口裸露更有助于愈合
很多家长觉得覆盖住伤口会影响伤口皮肤的呼吸,是不利于伤口愈合的。但事实上,有些伤口在未完全好之前,是需要借助绷带、纱布、创可贴等覆盖物的帮助的,注意勤更换即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持伤口清洁卫生,也能避免宝宝们直接碰触伤口甚至揭开结好的痂。
3. 伤口痒痒就说明快好了
很多家长见宝宝觉得伤口痒痒开始挠,就觉得这是伤口快痊愈了的预兆。的确,伤口在愈合时由于皮肤开始融合,会带来一些痒感。但这并不代表着伤口痒痒就一定是在愈合哦!比如在宝宝对涂抹的药膏过敏的情况下,也是可能产生痒感的。
4. 伤口流脓肯定是发炎了
伤口流脓,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伤口发炎了。的确,很多伤口在结痂之后的流脓,往往是炎症导致的。但事实上,很多伤口在结痂之前也会有黄色脓液渗出,这种脓液能对创面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此时的流脓并不能等同于发炎,反倒是伤口正在愈合的一种表现。
5. 撕伤口绷带速度要快
对于去除伤口的绷带,部分家长觉得长痛不如短痛,在撕扯的时候要一鼓作气。但其实可想而知,在宝宝伤口还未完全愈合的情况下,如果撕扯绷带过快、用力过猛,是很容易撕裂伤口的。家长要顺着宝宝毛发生长方向慢一点撕下。若是不好撕,可以先用酒精或水轻拍绷带使其松散。
宝宝伤口的严重程度一般可以通过流血程度、创伤位置、伤口大小深浅来判断,程度较轻的家长可以自行科学处理。但是对于下面这些比较特殊的伤口,即使是小伤小口,也要即使送医。
1. 带锈金属扎出的伤口
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破伤风。家长应先将宝宝伤口的锈迹去除干净,在保持伤口裸露的情况下,立即送医并注射破伤风疫苗。
2. 动物咬伤产生的伤口
孩子被动物(尤其是猫、狗)咬伤,很容易患狂犬病。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可以先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宝宝伤口,然后在保持伤口裸露的情况下,立即送医并注射狂犬疫苗。
3. 伤口内有难取出异物
如果宝宝伤口内有难以取出的异物,家长尽量不要自己尝试用抠、拨、镊子夹等方式取出,这样很容易导致宝宝伤口感染、扩大,建议让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家长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就束缚他们的手脚,而是应该掌握科学的应对姿势哦!
本文内容由育儿之家(原文链接:)本站为各位整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