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中家长如何恩威并进
溺爱和无度的赞赏对孩子成长不利,无原则的打骂也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伤痛,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理性的教育,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其实,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总得有一个适合的机制来维护责权利益,那就是要奖罚分明。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政府、企业、军队、团体,奖与罚都是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若没有奖惩制度,组织就无法生存,无论这个组织有多少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视同仁,人们自然会缺少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因为没有动力和约束。同理,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褒奖,也离不开必要的惩戒。奖惩分明才能够真正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奖惩分明换个说法就是恩威并用。
传统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影响比较大,对孩子来讲,过去教育更倾向于威(惩罚与批评),在我小的时候,孩子大多惧怕父母,特别是父亲,与之交流也少,家长在家里是权威,孩子犯错误,打骂与责罚是少不了的,家长要决定什么事情,不会同孩子商量的,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高不高兴都要无条件执行。
现在教育更多提倡的是恩(鼓励与表扬),提倡人性化教育,家长与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涉及孩子的问题,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孩子与父母可像朋友一样交流,打孩子更是被称之为野蛮人的行径,遭到一些人的抨击与反对。家长有时候也很迷茫,面对孩子的一次次无理取闹,奖励似乎失去了作用,被孩子搞得心烦意乱而又束手无策。
【案例】
妈妈下班回到家,只见小宾正在电脑前玩游戏,小宾奶奶告诉妈妈孩子已玩了快两个小时了,想管小宾不听,奶奶的话只当耳边风,她也没辙了。
妈妈故意问:小宾同学,你游戏玩了多长时间呀?是不是应该关掉了?等一下,马上,再等一下就关掉。小宾眼睛盯着电脑,手还是动个不停。妈妈走过去一看,又在玩植物大战僵尸,别看小宾只有7岁,玩得还很熟练。最近小家伙总是迷恋这个游戏,一关一关过得正起劲。
妈妈真想过去马上把电源切断,想一想还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闹钟定上点,告诉再给他五分钟时间,五分钟后必须马上关掉,小宾很爽快地答应,并一个劲地向妈妈保证。妈妈想给他个缓冲的时间,事先打下预防针,强制执行,容易把局势搞复杂。妈妈进厨房帮奶奶做饭去了,五分钟很快过去,闹钟铃铃铃地响起来。妈妈赶紧望了望房间里的儿子,他一副忘我的样子继续捣弄着鼠标。
闹钟响了,时间到了哦。妈妈提醒道。再等一下下嘛,这关没完呢。小宾完全不想关的样子。妈妈有些火了,走到小宾近前严肃告之,她最讨厌孩子说话不算数,如果不马上关掉电脑,妈妈下次就不会再相信他,并失去玩游戏的权利。
哎呀!我这关还没过呢。你每天都叫我关掉、关掉hellip;hellip;真是的。小宾撇着嘴口带哭音,斜着眼睛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对着妈妈抱怨了一番,有点耍赖甚至要大哭表示抗议的势头。妈妈心里又急又气,小宾跟着奶奶在家过惯无纪律无管教的生活,她一管就开始抵触起来,并带有满不在乎的表情,斜着眼瞄着妈妈,嘴里还哼哼地发出不以为然的怪声音,妈妈终于忍不住,对着他一通发火并朝着他屁股狠狠拍了几下。
孩子一开始还忍着,最后哇地大声哭起来,奶奶想过来帮忙,被妈妈制止住。哭了一会见没人理,小宾停止了哭泣,但说什么也不肯来吃饭。眼看天很晚了,奶奶不停地唠叨妈妈,妈妈只好哄他过来吃饭,答应吃完饭可以再玩一会儿,小宾这才破涕为笑。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mdash;mdash;
1.奖励对孩子的正面起强化作用
生活中的奖励无所不在,我们整个社会都在运用奖励强化这样的叠加
作用。作为成年人,在单位里工作业绩突出,除了正常的薪金外,还会被评个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等精神奖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在科学上有重大突破,会获得诺贝尔奖;作战勇敢的士兵会授以战斗英雄;金牌会颁给比赛冠军。对辛勤付出而取得斐然成就的给予荣誉与奖励,从而鼓励本人及其他人更加努力,这就是成人世界运转的方式。
孩童时期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对自我与外界不断地认知,家长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不断地给予强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积极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增加自信心,不断地完善自己,身上散发着快乐与阳光。刚出生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只知道吃、睡、哭、拉、尿。孩子从几个月起,就会看大人的脸色,当你对他们乐的时候,回报你的也是孩子们的笑脸,如果你绷脸对着他们,孩子也会怔怔地望着你,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家长这时候就要学会表扬孩子了,如孩子学会一个动作,家长要及时伸出大拇指,说出你真棒,再给孩子一个亲吻。家长不要以为,这时候孩子还不会说话,根本不明白大人的意思,其实你实在太小看孩子了,他们往往超出你的想象。
1~3岁的时候,一些习惯逐渐开始形成,这阶段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每取得一个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可给予孩子拥抱、亲吻或买孩子喜欢吃的作为奖励。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采取冷处理,对错误的做法采取温和的制止,不能用语言吓唬孩子,更不能打骂孩子。
3岁以后,孩子基本都已上幼儿园,日常话都能够听懂,生活基本自理。这个阶段以后,孩子只有褒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惩戒。
2.家长要为孩子定规则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制力比较差,总是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这是不可避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只有在一次次地纠正错误中,孩子才会渐渐明白很多的道理。
孩子好像一棵小树,需要不断地修剪旁枝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修剪过程105中,会有稍许疼痛,但若怕疼不剪掉的话,这棵树顶端优势被弱化,营养被旁枝所吸收,永远也无法长高,只能做烧火柴。所以,孩子在懂事的时候,就要开始为他订下规则,这些规则好比电脑的杀毒软件,对系统起到屏蔽保护作用,把病毒过滤掉,没有这个软件,电脑很容易被病毒入侵,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如本案例中的小宾,妈妈的做法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更多应该受到批评。
首先,应给孩子订下规则,就像游戏也要讲规则一样,不按规则玩就得出局,具体规定孩子在什么时间玩,玩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像小宾这个年纪时间不应超过1个小时。如果超出这个时间,轻则会被取消下次玩游戏的资格,重则受到责打。有的家长看到后面的处罚可能会有些反感,认为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该受到挨打的处罚,这种想法太片面,这里的处罚只是起到警示作用,如果孩子没有触犯到规则,是不会受到处罚的。
其次,成年人整天忙于工作,孩子与老人待一起的时间较多,这是社会现实。老年人由于思想已落后于时代,对现代的教育方式还不能完全接受,喜欢迁就孩子,还意识不到错误,老年人对电脑不通,并不知道它的好处与危害。所以,这个阶段,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必要的监护。
再次,妈妈刚见到孩子玩游戏,并没有马上发火,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了缓冲的做法,这点值得肯定。但孩子任性的时候,失去控制打了孩子,最后屈从小宾,会给孩子造成意识混乱,他会觉得只要做一些自我伤害的行为,就会让家长就范,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难管理,孩子再大一些的时候更不受家长控制,想要改掉坏毛病就更难了。家长应坚持自己的做法,既然打已暂时起到作用,处罚后,让双方的情绪都平复一些,然后,跟孩子讲道理,为什么不让他玩那么长的时间,玩游戏时间过长会对他的视力有影响,对身体造成损伤。而且凡事要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失去了应有的乐趣。与孩子做好约定,孩子按约定的时间玩,妈妈可以陪他做别的游戏。这样可以有效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使之沉迷于电脑游戏。
3.对孩子有奖有罚
奖罚本来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要正确处理就需要找到最佳的切合点,什么时候需要奖,什么时候应该罚,这需要因人、因事、因环境的特性而定。对于现代教育来讲,鼓励与表扬就更适合于孩子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养成,如孩子做了一件对他这个年龄来讲很超前、很有挑战性的事情,或者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想法与处理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
可是对于道德品行的教育,仅仅用鼓励和表扬就有失偏颇,必要的时候还得动用惩罚与批评。例如,孩子从小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家长简单地告诉他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不一定起到作用,孩子往往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这时候家长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给予必要的处罚,孩子就会抱侥幸心理,告诉自己是最后一次,但下一次又会不自觉地拿。当付出成本太高时,他才会改掉毛病。比如,社会上的造假屡禁不止,抓到了罚一些款完事,根本没有伤到皮毛,之后,他还会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再次造假,坑害他人。如果抓到一次,就罚他个倾家荡产,让他失去自由,那么对他也具有足够的威慑作用,相信他是不敢再做违法的事。
人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挫折和失意,如果家长一味地去表扬和鼓励,孩子可能会无法面对失败,抗挫折能力低。外国有位作家,很小的时候写了首儿童诗,母亲认为精彩极了,不吝赞
美之辞;父亲却说糟糕透了,这使他感到委屈。在以后成长岁月中,他一有进步,哪怕是点滴成绩,都会被母亲捕捉住,给予不遗余力的赞扬,作家从母亲107身上得到了信心、勇气与希望。而父亲对他要求很严厉,对缺点、失误,不留情面地指出来,有时还大声斥责,作家从父亲身上获得的是清醒、理智与谦逊。再后来,作家成为知名作家,完全明白了父母的用意,他很庆幸自己既有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的母亲,又有一个十分严厉的父亲。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是千差万别的,这要求对于他们的教育要有很强的灵活性与机动性。奖赏也好,惩罚也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