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对于孩子的意义是什么
当然,除了普通家庭之外,明星群体中也有不少“鸡妈”为孩子的未来未雨绸缪。
比如杨幂,小糯米半岁就开始早教,之前参加综艺的时候,被佟丽娅爆料已经会很多语言,也会落落大方的表演才艺了。
甜馨爸爸之前也说陪女儿上早教是最开心的事情~
有了这么多明星加持和“别人家的小孩”,相信你对“早教”早已蠢蠢欲动,但是早教到底教些什么呢?有用吗?可以开发智力吗?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早教到底教什么呢?
早教就是早期教育的缩写,由于现在宝宝三岁以后都会同意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所以,绝大多数人认为,早教就是0-3岁(入院前)所进行的教育。
但是目前,对于早教这两个字,有点被过分解读了。
早教=神童/智力开发?
现在很多机构还有文章都在渲染“现实竞争”的残酷,大到高中初中,小到一颗受精卵,都需要做好充分的“一辈子百米赛跑”的冲刺准备。
在这种强调智力开发的局面下,超前教育、神童教育也应运而生。从天赋基因的基因“算命”开始,到早期教育的拔苗助长为止都是在过分或者说是片面地赋予早教定义。
例如,2岁的孩子母语都没有说好,就去学二语言,甚至是第三语言。
让孩子背唐诗宋词,这点无伤大雅,接着让孩子在亲戚朋友面前展示,难道学习就是为了才艺表演吗?
想我之前进入小区育儿交流角,被其他妈妈问:你们会不会说英文啊?会不会数数字啊?会不会1+1=2啊?会不会床前明月光啊?
???瓦特,我们逗逗才2岁需要学这么多吗?于是我回家教了逗逗三个字:“等于7!”
过几天再去交流角,我让逗逗给表演:
“宝宝,24减17等于多少?!”
逗逗异常响亮的回答:“等于7!”
“宝宝,10减3等于多少?!”
逗逗:“等于7!”
你看,这也是智力开发的魅力。
早教=让老师去教?
儿童早期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在家庭,而不是在早教机构。婴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是家庭。婴幼儿的成长靠的是家庭和早期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
现实生活中,不少爸爸妈妈觉得早教只有去早教中心才能解决,于是就把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教育的责任转移到早教机构。
但实际上,早期教育就在家庭生活中。
如何待人接物
如何和朋友相处
甚至是怎么吃饭
怎么翻跟头
怎么与同龄小朋友交流
怎么摆放自己的生活用品
...
这些都属于早教的内容,他们大多不是早教中心或者学校学来的知识,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自己获得的技能。
如果想说:“我去早教中心,是因为早教中心的老师更专业。”那不妨看看手机里到底是农药更好打,朋友圈更好刷还是鸡更好吃?
已经决定成为父母,那就要认真学习育儿知识,在育儿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早教=0-3岁这段时间?
关于早教合适的年龄段,早在2007年儿童早期发展高层论坛大会上,就已经基本的奠定了“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明确了:
早教,是对0-3岁儿童的智力开发、身体素质、品德习惯、心理素质等培养。
但是我认为,早教不仅仅是在0-3岁。3岁入园后,除去在学校的时间,其实宝宝还是和爸爸妈妈接触最多,如何在日常的小细节里教导宝宝非常关键。
有时逗逗会说:“丫丫姐姐,我明天再来和你一起玩哦!”这可能是宝宝无意识的话,但是通过这个细节就可以教导孩子“凡出言、信为先”的理念——无论年龄大小,说出去的话都要算数。如果明天有事不能和小伙伴见面呢?如果明天忘记了呢?那这种承诺以后就不能乱飞。
从言语细节中的守信、重承诺,这是我们家看重的早教。当然,这也是我一人之言,根本算不上“家”,仅做个人的经验交流。
现在市面上早教产品纷杂满目,我相信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期待是一样的,希望有一个好的开端,希望能接受好的教育,希望能充分发挥宝宝的自身潜能,希望成为善良优秀的人。这些是我们选择早教的原因,也希望在琳琅的产品下,爸爸妈妈没有被迷花了眼。
本文内容由育儿之家(原文链接:)本站为各位整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