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家

妈妈,别表演了好吗?

哪个当妈妈的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和妈妈之间的相处模式应该怎样才算爱?为什么有些孩子会诉控,妈妈,别表演了好吗?

我曾经遇见一对母子,我觉得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能代表一类很典型的亲子关系。

快餐店里,午饭时分,母子二人端着餐盘走进来。一坐下,妈妈就开启碎碎念模式,或者她早就开启了,只是这时候我才听见。

“哎呀,他怎么给我可乐里加这么多冰哪!没关系,我想想办法,你觉得什么办法好呢?”妈妈看了儿子一眼,儿子双手捧着汉堡认真啃着,没说话。

妈妈用两根吸管当筷子,把冰块一点点夹出来,一边做一边说:“也不能怪人家是不是,是我没说不加冰,不过可以自己想办法,你觉得我的办法好不好?”

儿子双手捧着汉堡,点点头,继续啃。

“你的汉堡好吃吗?给我咬一口。”

儿子把汉堡伸出来,妈妈咬一口,说:“爱不爱我?我都带你吃好吃的了。”

儿子盯着汉堡,点头。

“有多爱?这么多?”妈妈打开左臂,“还是,这么多?”妈妈接着打开右臂。做出一个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里面的经典动作。

儿子继续默默点头。

妈妈表情夸张的说:“really?are u sure?”

儿子仍然点头。

我在一旁腻味的心里一浪接一浪。这样的妈,一般都有一个沉默寡言的儿子,这样才能表演的下去。不然,儿子怼一句:“妈,你别演了好吗?”保管他妈立马没电。

这个男孩,如果是三四岁的孩子,这一场面会让人心里涌动着感动,洋溢着幸福。我也会在心里觉得,这真是一对有爱的母子。

可是,这孩子穿着校服,从身高和举止看起来,至少是二年级的学生。这样一来,显得他妈妈十分幼稚。

都小学二年级了,不想要冰块,夹出来就是了,这又不是什么高级操作,还值当的让他当个问题去思考?

他都多大了,你还当众问他爱不爱你,不怕他不好意思?你自己生的,你心里这点自信都没有?

你还咬他的汉堡,当真不知道口水里有多少菌群?他又不是三岁小孩,爱不爱你并不体现在让不让你吃他的东西上。

我腻味的直皱眉头,而这位妈妈,她还沉浸自我感动里不能自拔,仿佛在说,看,我多爱我的孩子,我们之间的情感多么感人……

我记得小巫的《与孩子划清界限》一书里,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妈妈,她的孩子十分内向,人际交往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她把孩子送去某个机构做纠正治疗。明明已经很有改善了,妈妈这时候写来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说:“亲爱的孩子,我非常非常想你,我好爱你……”诸如此类,说了一个通篇。

孩子的表现本来已经非常不错了,也开始和小伙伴一起做互动游戏了,收到信之后,孩子立刻出现了明显的行为倒退,也不和小伙伴玩了,独自坐在角落里发呆,之前老师和孩子一起做的努力,至此基本白费。

妈妈这样浓烈的表达爱意,透露不舍,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他向外拓展人际关系是对妈妈的背叛,已经迈出去的一步,立刻收了回来。

小巫说,爱分真爱和非爱。

武志红说,如果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

荣伟玲说,分离是一生的主题,在人生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重要的分离。

不懂的分离的妈妈不是好妈妈。母爱不应该是黏腻腻的,母爱更应该像春风,它时刻都在身边,但让孩子感觉到的是畅快,而不是羁绊。

快餐店里的妈妈和小巫例子里的妈妈,同属于一类。她们对孩子的爱根本不是真爱,那种黏腻腻的爱,感动了自己,却毒害了孩子。

麦当劳里的妈妈,为了表演自己的真情,不惜把孩子幼齿化。我相信这个孩子内心是很不好意思的,很抗拒的,因为他这个年龄段,实际上心理上更亲近爸爸,更愿意在行为举止上模仿大男人,更想让自己显得强大一点,而不是依旧做妈妈的小baby。

但,拒绝自己的妈妈,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很难。如果妈妈不放手,孩子很难挣脱。

心理学家说,孩子必须要完成心理上的“弑母”,然后再完成心理上的“弑父”才能长大。“如果总是将父母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心理空间就不可避免变得狭小。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走向独立,那么这会变得简单很多。”

人类的情感十分复杂,再小的孩子心里也有痛苦和纠结,不仅仅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就拿小月龄幼儿捡拾玩具来说,手脚不协调的幼儿爬一段距离实在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一旦克服困难,拿到了,他会有满足感,也会很自信。

如果这时候,家长帮忙捡拾了,他一边享受这便利,一边潜意识里有一丝恨意——为什么剥夺我获得满足感的权利?孩子心里会矛盾,会痛苦。

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惑所在,我辛辛苦苦,无微不至,怎么养出了个白眼狼?就是因为你做的太多了。“辛辛苦苦,无微不至”把自己感动的无以复加,把痛苦和矛盾给了孩子,而你偏以为孩子心里满是感恩。

每个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赖都是天生的,但心理上的分离也是必需的,他一边想要依赖,一边想要挣脱,完成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如果这时候,父母再黏腻腻的不肯放手,孩子的痛苦恐怕会加倍。

所以说,牢牢抓住孩子不放手的人,都是自私的。爱是一场别离,不仅孩子需要借助分离成长,家长也需要借助一次次的分离,完成内心的一次次自我成长,该放手时就放开吧!

本文内容由育儿之家(原文链接:)本站为各位整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育儿大全

育儿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