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科学营】·过年热闹放鞭炮,安全教育请Care!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所作的这句经典诗句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眼看就要到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团圆佳节——春节了,在这里,小编祝愿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宝贝们新年快乐!幸福平安!
中国人对于春节有着独特的情怀,对孩子来说“过年”有压岁钱,有大堆的零食,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放炮仗,别提多热闹啦!但妈妈们也多了些烦恼,比如这噼里啪啦的声声爆竹。确实,几乎每一年春节前后小编都会听说又有孩子或轻或重被鞭炮所伤,走在大街小巷也如同身处战场,可这仍然阻挡不了人们对于鞭炮烟花的偏爱。既如此,本期科学营小编就奉上一些安全燃放鞭炮的安全注意事项,爸爸妈妈需牢记,让宝宝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对于尚未离开妈妈怀抱的小宝贝来说,他们肯定不会去燃放烟花爆竹,不过小家伙们也有自己的烦恼:这一声声“砰砰”的巨大声响很容易就吓到年幼的宝宝,妈妈们也不禁担心万一吓坏了“小心脏”的宝宝或者伤到了他们的小耳朵怎么办呢?
确实,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响声是一种严重的噪音污染,虽然短暂,但是由于声源过大,可能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同时,这种炮火似的噪音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连成人听了也容易害怕、易怒,更别说小婴儿了。因此当宝宝听见炮竹声时,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所谓无图无真相,在小编说熊孩子放鞭炮的危害之前先请各位家长看几张图:
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都是视频监控捕捉到的真实景象,造成下水道发生爆炸的原因就在于淘气的熊孩子把炮仗扔下了窨井盖,下水道中大量的沼气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在狭小的空间中就会引发爆炸。
这类安全事故的屡次发生实在令人不安,虽然逢年过节放点爆竹是一项传统活动,也是调节气氛的一件乐事,但是家长可一定要看紧自己的熊娃哦!此前,一位叫“宋卫国”的作者特意创作了一些“鞭炮童谣”来指导孩子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小编也引用于此:
还有哪些地方不能放炮仗:
还有哪些行为必须制止:
当然,注意来注意去,都不如不让孩子接触炮仗烟火等危险品的好。大人燃放宝宝欣赏,何必非要宝宝亲自动手呢?
正确燃放鞭炮当然可以起到预防危险发生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意外还是会发生宝宝身边,此时就需要爸爸妈妈学会一些自救措施,力争在第一时间处理伤情。关于避害,也有一首童谣帮助父母和宝宝牢记安全。
一般来说,儿童燃放鞭炮最可能伤害到伤到手、眼睛和脸等裸露部位,因此爸爸妈妈要懂一些关于鞭炮炸伤的急救方法:
一旦宝宝的手、足或肢体被鞭炮炸伤,首先迅速用双手卡住出血的部位上方,然后用云南白药粉等药粉涂撒止血。如果出血不止,用橡皮筋、布绳扎在出血部位上方,抬高宝宝患肢,立即送往医院做清创处理。
如果宝宝的眼睛被烟花爆竹炸伤,即使不是很严重也要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能用自己水冲,也不要用手揉眼睛。如果眼部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遮盖患眼,立即送往医院。
一旦发生手、脸的皮肤被炮竹炸伤或烧伤,先立即远离热源,如果皮肤表面能看见异物要立即取出,然后用干净的冷水冲洗,并且立即就医。如果皮肤表面形成水疱,不要自行将其挑破,更不要涂龙胆紫等有颜色的药水、药膏。
小编说了这么多,却祈祷不要有任何孩子或大人需要用到以上所说的急救方法,就让我们都度过一个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幸福年吧!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童谣创作者为宋卫国)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