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家

护理宝宝的过程中宝宝爱打人怎么办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一些坏习惯也就渐渐体现了出来。比如说爱打人,那么护理宝宝的过程中宝宝爱打人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所有新手父母预设的“带娃的100种美好场景”里,一定没有这样一幕:孩子伸手就打人、张嘴就咬人,总是用“暴力”交往。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又恼火又无助,还得给人赔礼道歉。纳闷了!好好的孩子,怎么就学会欺负人了!

宝宝打人,几乎是每位家长都会遇到的状况。其实,我家二宝从一岁两个月也开始有了打人的现象,一不高兴,一巴掌拍过来,还会捏脸揪头发……

有时候抱她出门,我刚和别人打招呼,她就突然在我头上扯一把,痛的我嗷嗷叫;有时候和她一起躺在爬爬垫上,她也会爬过来又给我一把…….我那段时间真是每天顶着一头乱发啊。

正所谓一言不合就打人,宝宝的脸说变就变,让人不解的是,二宝不光是会发脾气似的打,有时候高兴、兴奋了也会打。惨遭“娃手”的人从我、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蔓延到隔壁王大爷、楼下李奶奶。

我也经历过头疼、担忧、引导、看到她改正各个阶段,所以还算有发言权。今天就来跟妈妈们talk talk 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为啥小小的萌娃身体里却藏着大暴力呢?

咦,宝宝怎么忽然就学会了打人?

宝宝打人未必意味着暴力和攻击,要分年龄段来区别对待。研究表明3岁以前孩子的多数行为是无意识行为导致!这一时期的宝宝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同时还没学会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合意的、不喜欢的都可能用“打”这种方式来表达。

他们还认为全世界都得围着他转,通过“暴力”行为来吸引妈妈的注意也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扶好墙,我还要给一个令人意外的答案,孩子出现很多暴力行为,原因是:憋得!

别笑!我很严肃的!“打人”、“咬人”行为出现在动作发展敏感期,宝宝的手部动作有了相当的发展,用白话讲就是“正在长本事的时候”

当他发现自己的小手挺有劲时,就试着调戏身边所有,表现为:打人、咬人、抓人、踢人……这种“试探”,是无意识的。宝宝并没有坏心眼。

但是有一种“中国特色的育儿方式”叫做说“不”太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危险的不行!脏的不行!探索的也不行!孩子的发展充满意外,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terrible2哪个先来。

当孩子自主意识变强时,如果家长还总是说“不”,孩子会想:“自主不能施展,好烦!”只好发泄为攻击性行为。

知道了这些秘密之后,是不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打人咬人,不代表他是坏孩子!用“暴力”来社交,这只是孩子社交发展上的一个过渡期,并且是可控的。

虽然一两岁的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是孩子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但打人、咬人、发脾气终究是不好的行为。爸妈要对孩子的这一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否则孩子就真出落成蛮横不讲理的人了。

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当孩子出现明显的攻击行为,父母就不能坐视不管。

孩子打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大人的默许。有的孩子,连老人都敢打,但爷爷奶奶们不当一回事,由着孩子。

当孩子故意打人,不管是打家人还是其他孩子,最关键的是父母的态度和及时干预,如果一开始,大人没有制止或一笑了之,孩子就意识不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所以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第一时间予以制止,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种攻击行为都是不被接受的。

接受孩子的情绪,并帮ta表达情绪

针对宝宝打人,首先要接受孩子的情绪,不要孩子一打人就劈头盖脸一顿责骂,而是要试着帮助妈妈去表达想法。

二宝两岁半的时候,特别喜欢打人,尤其喜欢打婴儿车的小宝宝。每次,她看到婴儿车,就要凑上去看一下。可一靠近婴儿车,就立刻挥起手来,一巴掌打在小宝宝脸上,吓得小宝宝哇哇直哭。我真的是特别尴尬。我打她的手以示惩罚,但是二宝还是照打不误!

后来我了解到二宝只是想和小朋友打个招呼,可手一扬起,就变成打人的姿势了;本来她喜欢小宝宝,可她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还有的时候,他们打人,只是想试试自己手的力量。也可以理解为手的敏感期。

正确的做法是,不批评不指责,蹲下来拥抱孩子,并告诉孩子正确的方式。

我跟二宝说,“你是不是喜欢小宝宝?那我们可以看看,或者挥动小手跳舞给小宝宝看。”

平时,还有意的多和孩子做手指操,让孩子明白,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而是用来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后来二宝真的是改观很多!

借助绘本等转移注意力

如果共情等方式没用,可以适当的引入绘本故事、情境游戏中的角色,或用其它东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妈妈可以用一些绘本来给孩子“灌输”“手脚不是用来打人的”“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观念,或者和孩子玩“打人”的情境游戏,比如假装小熊被小猪打了,让孩子来“主持公道”。

不过这种方法和第一条的“共情”类似,它需要动用到孩子的逻辑。

最直接的方法其实是当孩子动手或者快要动手时,家长可以试着忽视孩子的这一行为,而是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又举起了小手时,家长赶紧说到“宝宝是要跳舞吗?好勒,咱们一起举高手跳舞吧!”

多给孩子关注,改善亲子关系

预防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的幼儿期和学前期,给他提供稳定,安全的家庭生活。稳定的,充满爱的管教照料,会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安全感,从而改善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所爆发出来的肢体语言。

正面引导,教小朋友友善的接触

正面强化你希望孩子的行为,教给孩子其他的反应方式,比总是简单的说“住手”要有效。

比如拉着他的手轻轻的抚摸自己的脸,告诉他要“轻轻的”,或者用拥抱亲吻脸颊等动作来教会他友善的接触,当孩子不打人了,友善地与人玩耍,便要及时称赞他。

总的来说,要尽量淡化孩子的错误行为,积极鼓励正面行为。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成年人认为的“坏毛病”出现,从一岁多的打人,到两三岁的说谎、叛逆再到五六岁的小偷小摸。

爸爸妈妈应该尽量去了解每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学会尊重和理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祝每个被孩子暴打过的妈妈以后都能够被孩子更加温柔的对待。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育儿大全

育儿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