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家

医生提醒:春节间吃这些药再喝酒,有猝死风险!

食物相克的真相可能很悬,但这些药与酒相克却不存在玄机,分分钟都可能致命。

春节进入倒计时,小碗在这里一定要大声的喊醒你(特别是爱酒的):在服用药物期间,不能喝酒,绝不能喝,特别是服用或注射头孢类药物期间,否则有猝死风险!

酒,在中国文化中久负盛名,工作聚餐、人情往来、一家团聚都少不了美酒来助兴,年关将近,难免会觥筹交错、酒过三巡……但请别在欢乐的觥筹交错间,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以下提醒大家一定要记一辈子,不仅是为了提醒自己,还要提醒他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吃完头孢类药物再喝酒,严重致猝死?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药师 王虎军曾在央视财经《是真的吗》节目中明确表示:“吃完头孢类的药物,特别是注射完头孢类的药物再饮酒,最严重的后果是死亡。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过往的案例历历在目:

↘2015年2月5日,武汉32岁的李先生,因吃头孢并饮酒后,忽然感到心慌、呼吸困难,经过抢救,终于转危为安。

↘2012年12月14日,42岁的曹女士,因病注射头孢类药物,停药三天后,喝了白酒,立马觉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医生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经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2018年1月15日,一名男子感冒注射了头孢后1天后,喝了啤酒,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感觉头部不适,于是停在应急车道上呼呼大睡。旁边车流密集,十分危险,好在交警发现的即时。

2.为啥会猝死?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个看似无关的东西,却在身体里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反应,最根本原因就是:乙醛(毒性是乙醇的30倍)在体内堆积,对人体造成伤害。

我们都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90%都通过肝脏来代谢,酒精进入人体后,首先通过乙醇脱氢酶变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酸,最后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但由于头孢类药物结构中的有些东西会干扰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阻止了酒精代谢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

当酒精进入人体,经过乙醇脱氰酶转化为乙醛后,由于头孢类药物抑制了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得乙醛无法继续降解,由此在体内造成大量堆积,随着血液中的乙醛浓度上升,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便随之而来,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部主任 赵晓东表示:

双硫仑样反应主要的症状是面部发红、皮肤发红、头痛、恶心、呕吐。严重可导致心动过速、心衰、急性心梗、休克等,都可能危及生命。

用药者饮酒后5~10分钟即可发病,反应持续30分钟至几个小时,所以,服用了头孢类药物,请务必戒酒,同理,喝酒后,在一定时间内,也先别服用相关药物。

3.除了头孢,这些药物也需要特别注意!

这些药与酒若是发生反应,同样存在巨大的风险,比如我们经常可能要使用到的感冒药、解热镇痛药、肠胃炎药等,一定要加倍的小心!

一张表为你解读:

若你对药物的分类不是很敏感,希望下面这张表能帮助到你。

服用了以上药物,无论是吃还是打针,甚至是肛门的栓剂,请绝对绝对不要喝酒,若是你还是记不住,你干脆记住:

“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

另外,除了酒之外,一些含有酒精的食物、药物也需要杜绝,如醉虾、酒酿、漱口水、酸梅汤、蛋黄派、酒心巧克力、腐乳等食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正骨水、感冒止咳糖浆、人参蜂王浆等药物。

4.那么,到底吃药后多久才能饮酒?


刊物《中国药房》曾在《555例药物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文献分析》中表示:“服药前、服药期间及停药后接触含醇制品,均可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一般建议吃药后至少一周才能饮酒,饮酒后至少一周才能服用药物,但由于个体存在差异,谁都无法预料,所以我们只能遵守一个原则:饮酒时间与用药时间的间隔越长,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就越低。

5.不小心中招了该怎么急救?

当然,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但的确要防止一些心大的,若有朋友出现上面说的双硫仑样反应,当然是轻微的症状时,可引导他半卧位躺下,等待症状缓解后平躺休息,若出现了严重症状,采取的措施只能是立即送往医院。

写在最后

过年了,亲朋好友团聚的幸福时刻,请坚守两个原则:

1.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2.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

心再大,也别拿生命开玩笑,生命安全切勿儿戏,提醒自己,也提醒身边的人!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育儿大全

育儿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