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唐僧妈妈,4个技巧,教育宝宝更高效!
1
你正在高估话语的作用,却没有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父母多和孩子交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父母们有时会高估话语的作用,他们往往没有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而是要通过讲道理说服孩子。这就像在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样,当我们要做或不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向自己、老板、爱人或朋友说明其中的各种理由,力图做到“以理服人”。但是,这样做,对于2~3岁的孩子反倒没有效果,因为他们此时还理解不了这么多理由,相反,父母的长篇大论还可能让孩子感到无聊,有些时候,说的越多,引导的效果就越差。因此,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给出简短而有力的指令,并且表示出对孩子的关爱。比如,妈妈走到孩子面前,蹲下来,平视他的眼睛,然后友好但不容商量地对他说:“不可以。”
2
不要长篇大论解释理由
德国儿童心理专家bergmann指出:“幼儿不需要解释,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这些。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后,可以给他们一些简略的解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才需要父母陈述更具体的理由。”对于孩子来说,他只是将“不”作为“不”来接受,而过多的解释往往带来负面的效果。作为父母,你需要发出具体而明确的指令,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大话情景:你带着孩子去西点店买了一块蛋糕,孩子吃完蛋糕后,随手将包装纸扔到了路边。这时……
唐僧妈妈的说法:“你想一想,如果大家都这么做,这个地球会很脏,植物没有地方生长,我们就没有足够的空气来呼吸……”
正常妈妈的说法:“把纸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去。”
3
简单而清晰地告知
对孩子提要求的时候,为了让要求显得更清晰、更合理,或者为了让妈妈的形象显得更体贴,总是要在具体的指令前后加上很多和主题无关的内容。这对孩子来说,简直是一场听力+智力测验。孩子需要在二三十个词汇中寻找你最想要表达的那一个。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晕了,于是给你一个最简单的答案:“不!”
大话情景:早上起来,你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你好去做其他的家事。于是你说……
唐僧妈妈的说法:“你愿不愿意自己穿袜子和鞋子,做个乖孩子呢妈妈没有时间帮你穿了,因为妈妈要准备早饭,因为我们今天上午有很多事情要做……”
正常妈妈的说法:“宝贝,自己穿袜子和鞋吧,我知道你很棒!”
4
注意配合肢体语言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试着解读爸爸妈妈的表情和手势了:当妈妈的嘴角向下的时候,宝宝知道妈妈不开心了;当爸爸皱眉毛的时候,孩子知道可能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身体语言往往是无意识地流露出来的,也最容易被孩子识别和接受。所以,父母应该多加使用肢体语言。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肢体语言要和口头语言保持一致,不要出现那种在幼儿园教室门外一边跟孩子说再见,一边抱住不放的现象。
大话情景:孩子们在活动场上玩,你的孩子因为一个玩具和另一个小朋友发生争执,他脱口而出:“我讨厌你!”这时你……
唐僧妈妈的做法:抱起双臂:“你刚才说什么呢妈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能说这么难听的话!你们都是好朋友,想要玩具可以商量啊。”
正常妈妈的做法:板起面孔对孩子说:“不可以这样说!”
该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原文链接:)小编为各位整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