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家

妈妈和爸爸教孩子,就是不一样

宝宝出生后的最初几年,他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最多。可是你知道吗?宝宝和爸爸或者妈妈的互动方式可不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妈妈怎么教孩子?

小碎步

妈妈可舍不得给宝宝造成太多的困扰,她们只会带来符合宝宝的年龄特点而他也有能力完成的挑战。比如,如果孩子只能拼5 块拼图,妈妈一般不会给他10块拼图——她只会选择6块!大多数妈妈的座右铭是:在孩子的学习中切不可揠苗助长。

有趣的是,母亲对孩子的引导总能恰到好处地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她们仅仅让孩子去摘那些他自己“踮起脚尖就能碰到的东西”,而不会难得离谱。这种“小碎步”的方式让我们的小学习者们很少遭遇失败:更容易获得自信,从容面对新的学习。

扶手架

宝宝遇到困难了?快!快!妈妈在“灾难”造成前,肯定会“飞”身过去救助。比如,当孩子的积木就要倒塌的时候,妈妈会细心地教给他,如何放最后一块积木才能保持平衡。你看,大楼没有倒塌,小建筑师们也没有流出失望的眼泪。而我们的“消防员妈妈”正在耐心地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解释:“你看,积木这样放更好,因为能放得稳。你能往上再加一块吗?”

这些妈妈是真正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的学习中妈妈提供了最好的支撑:正是由于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了解,所以她们才能够用非常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比如,用手势或恰当的语言。而宝宝能够得到的是:在迎接新的挑战之前,先稳稳地构筑好牢固的基础。

母语老师

从妈妈身上,宝宝理所当然地能够学会语言。语言可是妈妈的强项,让爸爸负责运动、逻辑、数学和物理这些东西吧!

父母角色的这种分工是基因所致吗?不是。科研人员认为这更多的是社会期待所致:一般人们认为,妈妈具有语言的专长,而爸爸适合进行物理和科学方面的指导。这种“期待”非常普遍。而看起来,大多数父亲和母亲也都情愿“各司其职”。

“母语老师”妈妈是怎么授课的呢?和孩子说话时,她们的声调会比平时高一些,语速会慢一些,吐字会清楚一些,还会带有夸张的面部表情。她们一般也不会使用难懂的词,比如:她们绝不会说“计时器”来“迷惑”孩子,而是直接说“表”就是了。孩子发音不准?妈妈们会重新再说一遍,但她们也并不会强迫孩子重复。你看,慢慢地,宝宝就会记住正确的发音了。

爸爸怎么教孩子?

来,再加把劲儿!

“你已经会用5块积木搭大楼了,你肯定想加一倍,搭一个10块积木的大楼。努力,小家伙!”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大部分爸爸会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信息?研究人员发现,爸爸们通常会把游戏标准抬高,激发小宝宝的竞争精神,帮助他自我超越。那么,宝宝是如何反应的呢?事实上,他们一般都能适应,也会加倍努力战胜挑战!和爸爸在一起的学习,虽然不像和妈妈在一起让宝宝放松,但却更刺激!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18个月~2岁的孩子带到陌生人面前,当妈妈陪着他们的时候,他们更喜欢待在妈妈身边;而当爸爸陪着他们时,宝宝们和陌生人接触起来就不会那么犹豫了。好像爸爸的在场能更能激励孩子去冒险、积极探索、扩展视野。

来,再试试!

爸爸通常不会代替宝宝做事,也不会轻易摆平宝宝面临的困难。相反,他们却热衷于让游戏更为复杂。比如,当宝宝正在为能够把方积木嵌入方框、圆积木放在圆框里高兴时,他的爸爸却趁孩子不注意“偷”走了一块积木——他是想看看孩子失去平衡后的反应。你看,他在逼着孩子发挥想象力来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这种看起来有点儿严厉的“父亲式教育法”会不会让宝宝“受伤”?通常不会。父亲的行为会让他获得一种积极的精神品质:学习一种新东西时,首先要学会接受这种不稳定、不舒服的状态。再说,虽说父亲有点儿严厉,但是他在鼓励孩子方面他也决不会吝啬:“再找找,你就能找到了!”你看,父亲会用他们的方式,维护孩子的自信。

来,再说一遍!

当父亲跟孩子说话的时候,比起妈妈用语来说,会更为严格也更为准确,这就是“父亲语言”的特点。当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父亲会帮助他学会准确表达:“你想说什么,亲爱的,我不明白,你再说一遍?”父亲为什么如此严格?事实上,这只是因为他们通常没有母亲那么了解宝宝的语言水平。结果是,爸爸使用的词语,宝宝还不懂得;孩子说的话,也达不到他们的期待。但是,这没有关系:父亲鼓励孩子准确地用词,不仅仅能让耳灵的妈妈明白宝宝的话,而且能让大家都明白他的话。是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爸爸和妈妈的不同的教法,会让孩子有不同的收获。所以,爸爸、妈妈,都要多跟孩子玩哟。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育儿大全

育儿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