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自言自语怎么回事
相信很多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宝宝,有时会自言自语,特别是一个人玩的入迷的状态,喜欢喃喃自语,宝宝喜欢自言自语就更聪明吗?看看专家的分析吧!
小糊涂已经2岁4个月了,妈妈注意到,他日常生活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偏好,一边玩喜爱的玩具,一边喃喃自语。某一天,小糊涂想玩自己的小球,自己在默默地寻找着,嘴里还念叨着,“球呢?我的小球呢?”在沙发的角落里,他找到了小球,高兴地玩起来,也不忘再唠叨两句,“我是糊涂的小球,不是妈妈的小球,也不是爸爸的小球。”
一般情况下,2岁宝宝就有了喃喃自语的习惯了,他们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喃喃自语是在说问题语言,当宝宝碰上新鲜事物或不知该如何是好时,来自我表述疑问。当宝宝玩拼图游戏时,会产生一个疑问,我打拼个什么呢?还有一种也比较多见的喃喃自语,宝宝说故事、动画情节或游戏语言。宝宝在看动画片时,宝宝有时会从中学到一些知识,如做一件事,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本身是一个大脑私下工作的事情,宝宝可能会把这一思想过程,通过语言来表述出来,如说“我不能这样做,它不对!”。再比如,宝宝通过故事书上学着穿衣服,他会说,“我要先穿上毛衣,再穿上囚裤,再穿袜子,然后是裤子和鞋子。我可以下床了!”有时,宝宝喃喃自语的内容和当时的环境并不匹配,只是宝宝“一念之间”的想法。
有关心理专家说,2岁宝宝爱上喃喃自语,这在其语言、认识发展进程中是正常的行为表现。
1、加里培林是前苏联心理学家,他认为宝宝自信源于正处在心智技能发展五个阶段中的第3个阶段,即有声言语阶段。心智技能(智力技能)是利用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认知活动方式的一种。成年人思考的时候,一般会用到内部语言,这样的默不作声的内部语言对于思考来说更加高效。通过内部语言来认知加工是慢慢进展而来的。加里培林觉得,每一个人智力技能要经历5个阶段(感兴趣的父母可以去延伸阅读)。我在有声言语阶段,宝宝通过使用有声语言对认知活动描述和记忆,让智力活动脱离外部事物。宝宝的语言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等到6岁后,喃喃自语的情况就会减少。宝宝出现唠叨、喃喃自语正是宝宝的外部语言进化到内部语言之时,是宝宝认知活动的一必须要经历的时期。
2、另一位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同样提出宝宝喃喃自语的情况,他觉得宝宝喃喃自语是自我引导、对行为的和我调节等发展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宝宝的思维有力还处于发展中,在向复杂的认识进程发展时,需利用语言工具来组织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换言之,宝宝自言自语是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可以帮其把外部行为、事物进行内化和记忆。
当调皮的宝宝把玩具宠物的腿扯掉以后,会说,“对不起,我把你的腿弄掉了,我现在就帮你装上,好不好?”这样,宝宝可以引导自己给宠物玩具装上腿部,安装结束后也可能重复说,“你看,我把你的小腿装好了!”而这是为了内化和记忆宝宝给宠物玩具装腿的过程。
由此看来,宝宝喃喃自语对自身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引导宝宝行为的一种推动器,帮宝宝战胜困境,“单枪匹马”从容应对不同的认识挑战。事实上,学会借助很多内部语言思考为宝宝认识发展的目的。所以,父母不必担心宝宝的喃喃自语,在尊重宝宝自身行为的前提下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宝宝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转变时提供帮助。
帮助宝宝内部语言发展的3点建议
1、宝宝一边玩一边喃喃自语的时候,父母不要去制止他,让其自由表达,父母也可跟着宝宝的节奏去表述。
2、父母和宝宝一起玩时,多鼓励宝宝通过出声思维,可提问引导性问题,“你想做什么,就说给妈妈听。”“你想要什么,讲出来!”“你别一直哭,你哪里委屈了,说给妈妈听!”“你为什么要把玩具这么摆放呢?”等。
3、宝宝6岁后,喃喃自语的现象就会慢慢减少。因此,等到宝宝8-9岁,还是自言自语,父母要提高警惕,宝宝可能是病理问题使然,需要及时事带宝宝去相关医院做检查。
育儿之家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