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气咋越来越大了?建议爸爸妈妈这样去教育2~5岁的娃
孩子从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s)到来开始,延续到5、6岁出现哭闹、吼叫、噘嘴等闹脾气的现象是常事,英文叫做tantrum。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双胞胎奥利和查理在可怕的两岁期就爱和我对着干,不过哭闹、发脾气的现象不太严重,但是到了3岁半时,我明显感觉到了他们的情绪,脾气的确开始变大了。
无论是terrible twos还是tantrum,每个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会有差异,但却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所以,孩子发脾气很自然,是每个人成长的艺术,不发脾气反倒不正常了。
每个父母都会觉得孩子发脾气时很难应对,首先孩子发脾气说明他有情绪,如愤怒、生气、不安、忧虑等,孩子的情绪会直接感染到大人,从而引起大人的不良情绪。
大人有了不良情绪又会影响到孩子,处理不好会弄得一团糟,大人、孩子彼此都受到伤害又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本文总结了如何更好地应对孩子发脾气,如何更好地控制我们自己的不良情绪,希望对宝爸妈们有所帮助。
接受、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1. 理解孩子多一点
每个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两三岁的孩子喜欢说“不”,孩子这样说,未必他是这样想的。说“不”是他们习惯性对主权的宣誓,是对于父母界限的探视。
在孩子的早期发展中,由于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有时自己的愿望或情感不知如何表达,导致了孩子的沮丧,忧虑甚至愤怒等情绪,孩子会大哭大叫甚至会有暴力举动,如动手打人或扔玩具等。
孩子发脾气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家长的感受,一场毫无意义的家庭战争就开始了。
所以,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发脾气有他的原因,是成长的必经阶段,这并不代表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家长要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绪与行为。
2. 家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
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绪与行为是第一步,但是孩子的坏脾气肯定会影响到家长的情绪与感受。
这一点是非常正常的,每一个人都有情感,很难有人对别人的脾气而没有任何感觉,但是这个时候家长没有控制住自己也暴跳如雷起来,就会把局面带入不可收拾的局面,自己和孩子都会收到伤害。
孩子也许会由于大人的强势而暂且听话,但是除了自己由于害怕而强迫自己执行或接受大人的意愿之外,根本什么都没有学会。
其次,家长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家长处理事情和情绪的方法无论好与坏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
一个总是大喊大叫,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父母,难教育出一个遇事平和而沉稳的孩子。
面对孩子的脾气,我们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呢?这里介绍一个技能,叫做abc。
a:acknowledge and accept your own feeling
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孩子发脾气引来的生气、沮丧、焦虑、压力等,无论哪种情绪与感受都是正常的,我们是人不是神。
b:breathe breathe breathe
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给自己几秒钟深呼吸!
c:choose how you are going to respond instead of reacting
在深呼吸的过程中,用脑子去想自己该怎样应对孩子的脾气,而不是马上对孩子的脾气做出反应。(这一点有赖于家庭中孩子的行为教育是否到位,是否有一定的规则与制度,所以控制情绪的背后则是一套系统的家庭教育的方法。)
小总结
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树立遇事平和沉稳的榜样;
在对待孩子发脾气和不良行为时,家长的“语气”比“声调”更有效;
家长要学会呵护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坏脾气只是表象
给予他们每日5个必需品是根本
孩子发脾气或出现不好的行为只是一个表象,这个世界不存在天然的好孩子或坏孩子。
在孩子发脾气或淘气的时候,这背后会存在一定的原因,单单地应对孩子发脾气这个表象还是不够的,因为治表还要治里。
把养育孩子的根本基础奠定好,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加健康、快乐,相对问题就会减少。
那么,我们该怎样把育儿的地基打牢呢?看看以下5点我们都做到了吗?
孩子生活每日的5个必需品(5 a day)
爱:没有一个孩子会嫌父母给的爱太多,爱不是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请用一份宁静而美丽的心,幸福而智慧地去爱孩子。
趣味:无论是玩玩具、去公园、做游戏还是亲子阅读,每天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有趣,只有觉得好玩儿、有趣儿,他才会保持好奇心,不但感到快乐而且也会学到更多。
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要求孩子饮食营养均衡,并且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吃得健康与吃得多是两个概念。
营养不但帮助孩子的身体成长,同时营养的缺乏也是孩子行为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睡眠:孩子的睡眠一定要充足,我觉得很多孩子睡得太晚了,并不是睡得晚就睡得好,每个人的睡觉时间都有一个临界值,如果睡得太晚造成身体过度疲劳反而会影响睡眠质量,建议2~5岁的孩子每晚在7~8点之间入睡。
锻炼:专家指出,对于1.5~5岁的孩子,要求每日运动或活动至少要3小时,室内、室外都可以,提倡接近自然。
运动的意义不只是为了锻炼身体,运动不但对于孩子的身心有好处,更是锻炼了孩子的意志。
思考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
有效的沟通及行为教育是关键
很多时候,家长把精力集中在解决发脾气这件事上,事实上要根本地解决问题,一要给予孩子每日所需的5项必需品,二则是行为教育。
行为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这包括了家庭的规则及制度,与孩子的沟通技巧等。
案例分析:
3岁孩子和爸爸妈妈出门买东西,看到喜欢的玩具就要,宝爸妈不给买,孩子的脾气上来了,又哭又闹,甚至躺地下打滚。
分析
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如果宝爸妈或祖辈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一旦不被满足就会觉得非常沮丧,愤怒、忧虑的情绪一股脑来了,所以就哭闹起来。
看护孩子的人不一致,奶奶爷爷一个做法,爸爸妈妈一个做法,或妈妈对于孩子乱要玩具的做法不一致,有时买,有时不给买,这样孩子很迷惑,不知底线的孩子会为了自己的权益闹一把!
父母有原则,但是坚持不住,孩子闹得不行了就扛不住了,孩子知道自己哭闹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应对办法
宝爸妈要建立规则,就奥利和查理来说,他们只有在生日和圣诞节会得到礼物,平时如果有愿望会让妈妈记录下来,而且数目有限。
如果孩子知道了这个规则,即便是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哭闹上两句,但是妈妈按照规则应对,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
全家人要一致,每个人的做法前后要一致,如果规则执行不一致,就等于没有规则,根本没有办法说服孩子。
坚持原则对于两三岁的熊孩子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是家长一定要强硬,原则是不能够打破的,但是做法却可以是多样而灵活的。
比如,为了帮助奥利和查理养成好习惯,我们建立了奖惩制度,他们要经过很多努力才会得到一份奖品。
所以,如果孩子真的想要什么玩具,而且我觉得值得买,就会买给他们作为奖品。
孩子由于知道家庭制度,而且也知道奖品来之不易,所以和妈妈爸爸出门不会见什么买什么,即便有时忘了规则,爸爸妈妈一提醒,事情也就过去了。
一天的生活,宝爸妈似乎时时刻刻都在和孩子做斗争,早上去幼儿园不要磨蹭、吃饭不要挑食、要懂得分享、兄弟姐妹之间不要打架、晚上按时睡觉……孩子与家长总有着不同的立场,一不小心孩子的脾气就上来了。
每个家长都不是完美的,即便是心理学家或是育儿专家真正面对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家长学会理解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每日所需的5件事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情况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让孩子在理性与智慧的爱中成长,让我们成为更加平和、快乐的父母!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