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圈腿PK大长腿宝宝腿型的居家实用自检法!
【妈妈网特稿】不少妈妈们对韩国欧巴们的大长腿可谓垂涎欲滴,不单是因为长腿本身的魅力,不少妈妈也希望自己的宝宝有一双大长腿。无论男女,大长腿都是增加形象分的利器。可是不少新妈妈们都会发现,宝宝的腿总蜷缩着,即给他拉直后,可手一松,宝宝的腿又弯曲了。"我越看越觉得他是罗圈腿,要不腿怎么老伸不直呢?这样以后怎么长成两条笔直的大长腿呀!"想让宝宝也成为大长腿的潜力股,就可别让罗圈腿钻空子。
天生大长腿?no!
两条笔直的小腿可不是生下来就有的。宝宝小时候,腿形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它们要经过"弯弯曲曲"的变化,像钟摆似的摇摆不定,最后才走向笔直。那么,在这期间,宝宝的小腿会发生哪些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什么情况是正常的,什么情况需要干预、治疗?什么时候小腿才会慢慢变直?让我们跟随孩子的节奏,陪着他一起走过这段从"曲折"到"笔直"的过程。
出生时是罗圈腿?yes!
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胎儿一天天长大,子宫的空间自然变得越来越狭小。为适应宫内发育的需要,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是四肢蜷缩蹲在子宫内的,双下肢采取类似于盘腿的姿势:两膝关节屈曲,双脚交叉,双髋关节外展。
这种姿势虽然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下肢在子宫内的占位空间,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双下肢为适应这种姿势,尽可能地双脚向内弯曲,由此带动小腿从膝关节起向内弯曲,膝关节会轻微变形。胎儿的骨质富于软骨,在外力作用下也使小腿发生变形。
十月怀胎是造成腿部生理畸形的原因之一,所以,一朝分娩时,欣喜的父母会有些遗憾地看到,自己的宝宝有着两条不太直的腿:膝关节还不能完全伸直,而且两个膝盖不能完全并拢,小腿向内翻着,一副天生"罗圈腿"的可怜样。
出现腿部生理畸形的宝宝中,罗圈腿占了绝大多数,是由于宝宝在母亲子宫中的姿势习惯,并不是病态。而小宝宝出现罗圈腿,则有可能是缺钙。
小宝宝罗圈腿的居家自检法
妈妈居家便可以简单快捷的判断宝宝是不是罗圈腿:在确定孩子下肢各个关节(髋、膝、踝)活动正常的前提下,妈妈可以让宝宝仰卧,然后轻轻拉直宝宝的双腿,让其脚跟处并拢,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膝盖和踝关节也是并拢的;倘若膝盖分开超过了6厘米以上,家长就应该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尽早确诊是不是罗圈腿。
罗圈腿的居家实用干预法
按摩法
目的是使关节向直的方向纠正。根据宝宝膝关节畸形的方向,两手分别抓住大腿和小腿,两个拇指顶在膝关节凸起侧,双手稍用力,按畸形相反的方向按揉膝关节及附近的肌肉和肌腱,使关节两侧韧带松弛,关节位置松动。每天按摩3~5次。
夹板固定
最好在晚上宝宝入睡后实施。方法是:选择一块与孩子膝盖宽度相仿、长度可以包括足部至大腿中部以上的木板,外面先包裹上一层软布,以防压伤。根据孩子膝关节畸形的方向,将膝关节架空,如宝宝是罗圈腿,就将夹板置于腿内侧。先用绷带固定足部和膝盖上方,然后逐渐用力将膝盖固定在夹板上,开始时不可太紧,要让孩子有个适应过程。也可采用双侧夹板,但比较麻烦。
特别提醒
1、我国传统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引起罗圈腿的原因是由于婴儿时期没有给宝宝绑腿所致,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宝宝出现罗圈腿后可以用固定的辅助方法来进行干预和矫正,但是绑不绑腿和是否罗圈腿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2、事实上,不足3个月大的宝宝,下肢的胫骨(膝关节以下的长骨)朝外侧弯曲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不必过度担心。
3、目前不主张孩子穿矫正鞋。一是矫正效果有限,二是孩子容易跌倒或崴脚,反而对孩子不利。
【小编有话】宝宝膝关节的发育是关系到腿部活动、负重的大问题,还影响到宝宝将来能否拥有大长腿,也会影响宝宝自信,若发现腿型不正确应该尽早发现、尽早诊治,别让罗圈腿拖了宝宝的后腿!
(责任编辑:zxwq)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