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啼不止必有原因做祟
case小宝宝夜里啼哭不休,可把年轻的父母忙坏了。他们给宝宝喂足了奶,换了尿布,再轻吟低唱"摇啊摇",好不容易哄住,可是隔不了多长时间,宝宝又啼哭起来,弄得全家人束手无策、疲惫不堪,只得半夜里上医院挂急诊。
到了医院,医生为婴儿检查。先解开尿布,发现宝宝使用的尿布既不是一次性尿布,也不是传统的系布条的尿布,而是没有布条的布片,为贪方便用一根橡皮筋带子在婴儿的腹部、背部围一圈,以固定布片。医生拉起橡皮筋带子,大家都吃了一惊,只见婴儿右侧腰部有一条深深的印痕,娇嫩的皮肤已被勒破而渗血,难怪宝宝啼哭不停呢。
婴儿啼哭有原因
其实,婴儿啼哭必有他的"苦衷",可是跟父母无法沟通,只能以惟一的表达方式——啼哭来表示。所以,当宝宝啼哭不止的时候父母应该耐心找找夜啼的原因。夜啼既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是有病,应根据不同的原因区别对待,如果都被当作是"爱哭的夜啼郎",可能会误事。
1.生理原因
生理方面的原因有冷、热、湿、饥饿或是做噩梦,也可能是刚诞生的宝宝不适应昼夜环境,把日夜颠倒了而导致啼哭。婴儿睡眠的时间较成人长得多,事实上,很多婴儿在夜间睡眠中都曾醒来,但不一定啼哭,即使啼哭几声,哄拍后也可以再入睡。
2.疾病原因
各种不同的疾病因素引起的啼哭对宝宝的影响可小可大,父母切不可都当作小事,不能一概用"塞奶头"的办法来止哭。如果婴儿拒奶,极可能是有病,一定要仔细观察。像婴儿湿疹、虫咬皮疹、皮肤损伤引起的痒、痛,都是引起夜啼的常见原因。至于婴儿湿疹,只需根据皮肤科医生的嘱咐,使用合适的药物即可。婴儿期比较隐蔽而又较常见的疾病有感冒、疱疹性咽炎、急性中耳炎、桡骨头半脱位、佝偻病、对某种食物过敏或由于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肠痉挛,均会导致哭闹不安。据国外报道,如果婴儿缺乏维生素b1,由于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可出现烦躁、夜啼。上述几种疾病,必须由医生做出诊断。
警惕肠套叠
肠套叠是一种来势很急的重病,最常见于4~10月的婴儿,是上面的一段肠子套入下面的肠腔引起的。特征性的表现是突然剧哭(由于肠绞痛)一阵,伴面色苍白,不久趋于安静,过数分钟至半小时,又突然剧哭,哭闹呈阵发性。另一早期症状是呕吐,最初吐出奶块、食物,以后吐出胆汁,甚至为粪臭液体。便血是重要症状,一般在发病后8~12小时发生,排出暗红色粘冻状或果酱状便,有时可为深红色血水。患儿精神萎靡,四肢发凉,在腹痛间歇期,触摸腹部可摸到香肠状的肠管。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把患儿送到条件较好的医院急救。
这种疾病通过直肠指检、x线检查,可做出诊断。如果做钡剂或空气灌肠,更有决定性诊断价值。肠套叠如能早期诊断,通过结肠注气或钡剂灌肠治疗,肠子复位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因肠子套叠时间过长,血液循环阻断,可引起肠段水肿、坏死,甚至发生肠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到那时就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了。本病的死亡率达1%~2%,死亡者都是就诊过晚的孩子。
所以,对宝宝夜啼,必须细心观察,区别对待。
(责任编辑:zxwq)
育儿之家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