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害怕和恐惧时怎么办
你的孩子有害怕的东西吗?你又是怎么回应的呢?很多孩子都会有害怕的事物,有些孩子怕黑,有些孩子怕特别大特别响的声音,比如打雷闪电,还有些孩子害怕人偶、小丑、或者昆虫。也许在大人眼中,这些害怕和恐惧都不值一提,但对于孩子而言,这些恐惧却是真实存在不容忽视的。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恐惧”呢?当孩子产生害怕情绪时,家长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呢?
场景一:
2岁的果果刚上完早教课,这时候早教中心开始组织跳课间的韵律操。
工作人员穿着人偶服走了出来,很多小朋友凑过去想摸摸或者抱抱人偶,但是果果却直往后躲,脸上露出害怕的神色。
奶奶在边上看得着急,生怕自己孙子失去了和人偶亲密接触的机会,直接把果果扔到了人偶面前,说“这没有什么好害怕的,里面就是你的老师。”
最后,果果终于吓得大哭起来,后来连早教课都不愿意去上了。
场景二:
傍晚,妈妈在做饭,爸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晨晨一个人坐在地垫上玩玩具,窗外下着小雨。
忽然雨势变大了,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传来巨大的雷鸣声。晨晨“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并往爸爸身边跑去。
这时候爸爸却说,“你是小男子汉了,怎么胆子这么小,只是打雷而已,不哭了啊。”
这两个场景我都亲眼目睹过,代表着很多家长在孩子害怕时采取的处理方式。
要么是否认孩子害怕的情绪,硬逼孩子去适应;要么就是认为孩子不够勇敢,给孩子贴上了“胆小”的标签。
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够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反而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和害怕。
每当我遇到育儿方面的困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时候,都会先想想孩子产生这种情绪或者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好对症下药。
孩子感到害怕和恐惧,往往是这三个方面的原因:
认知能力的发展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想象力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他们会在脑海中想象出各种或美好、或可怕的事物,比如关了灯的房间里会藏着怪物,小虫子会吸我的血等等。
虽然在大人看来这些想象很荒诞,但是孩子会深信不疑。
对情境的解释能力弱
恐惧来源于未知,孩子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遇到一些之前没有见过的事物会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比如遇到乌云密布、狂风暴雨,孩子们不知道这样的天气是否是安全的,这种未知会让他们感到害怕。
以往的负面经验
还有一些恐惧是来自于以往的负面经验,孩子们把这种恐惧扩大化,遇到相似的情景就会激发他们害怕的情绪。
就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孩子可能曾经被狂吠的狗吓到过,所以看到所有的小猫小狗都会害怕。
其实害怕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有过害怕的经历,从某种角度来说,“害怕”能够保护我们逃避危险,无所畏惧的人反而容易受伤。
所以,害怕并不全然是不好的,对某件事物害怕的孩子也不能被称为胆小。
那么,当孩子害怕和恐惧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帮助孩子缓解和表达情绪
深呼吸放松
深呼吸能够帮助孩子缓解紧张害怕的情绪,我们可以示范给孩子看,让他跟着我们一起深呼吸,告诉他们这样做:
1. 用鼻子缓慢地吸气,使胸部像个气球一样充满空气。
2. 用嘴慢慢地、慢慢地呼气。
3. 缓慢地重复上述动作5次。
接纳并倾听孩子的害怕情绪
当孩子告诉我们他对于某件事物的担忧和害怕时,不要急着否认,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害怕是不值一提的。
而是应该带着尊重的态度认真倾听,并且可以帮助孩子命名情绪感受,还可以描述当产生这种情绪时可能带来的身体感受是什么。
比如说,妈妈看到你的身体都缩在一起,一直在往后退,是不是害怕小狗会咬到你?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帮助孩子察觉自己的情绪,并且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而不是认为产生害怕情绪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借助游戏、绘画来表达
有些孩子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害怕和恐惧如果长期积压在心里,对孩子一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这时候就可以借助游戏和绘画的方式,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让孩子把害怕表达出来。
比如,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装扮成他自己害怕的东西,爸爸妈妈来演孩子;
或者给孩子一些绘画工具,让孩子把自己害怕的东西画出来。
帮助孩子理解害怕的经历和场景
换个角度来看
这是基于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人们的想法和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
比如,有些孩子害怕消防车、救护车的鸣笛声,因为这种声音又尖又响,给人带来紧张感。
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确实这种声音会让人听着不舒服,但是鸣笛声可以让马路上的其他司机都知道消防车在工作,他们要注意让行,这样可以让消防员叔叔及时去救火,保证大家的安全。”
让孩子了解到他们感到害怕的东西其实是有价值、有作用的,有助于打消孩子的恐惧心理。
编好玩的故事
家长们还可以为孩子害怕的经历和场景编一些有趣、好玩的故事。
有段时间丑丑特别害怕打雷和放鞭炮,我给他买了《不再害怕又大又响的东西》这本绘本。
里面的小羊富丝也害怕打雷,羊爸爸把打雷的过程编成“去云城堡开音乐会”的故事,暴风雨的声音和图像在孩子的心里瞬间就变得友好了。
慢慢适应
家长们需要给孩子时间,让他们慢慢转变和适应,要知道克服恐惧和害怕是需要勇气的。
另外,可以让孩子一次前进一小步,慢慢接受曾经害怕的东西。
比如害怕人偶的孩子,我们不建议直接把他们塞到人偶的怀里,而是可以先让他们和人偶打招呼,再慢慢地进一步——握握手,然后再试着去抱一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些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对孩子实际上没有危险,但是孩子仍然害怕和恐惧的事物。
如果孩子是遭遇了一些创伤性事件以后,产生害怕等应激反应,需要更为专业的心理辅导,家长也可以求助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