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课堂:登革热的预防和治疗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在登革热流行季节中,凡是疫区或有外地传入可能的港口和旅游地区,发生大量高热病例时,应想到本病。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二、对症治疗(一)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二)维持水电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三)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四)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五)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预防
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
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使用药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污染性,也可以考虑使用物理性的防蚊工具,如防蚊纱窗,防蚊纱门,防蚊纱网等,效果也很不错。
在冬天的时候不要因为冷而把热气开得太足,因为这时候室外很冷,蚊子也一样取暖,就往室内钻,然后繁殖。
登革热的预防接种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能用于疫区。
家有宝宝用什么驱蚊方法好
1、绿色灭蚊更安全
(1)消灭蚊子生存环境
缺点:有的居住环境差,周围死水多,需要经常喷药,这不仅灭蚊难度大,还会因此花费很多钱。
解决办法:及时清理垃圾,不要留死水。
(2)肥皂丝+洗衣粉水
缺点:步骤复杂,而且方法见效不够快。
具体操作:在屋中放置一个盆子,盆中加点肥皂丝混合洗衣粉的水,第二天,水盆中就会有一些死去的蚊子。每天持续使用这种方法,几乎可以不用再喷杀虫液去杀蚊子了。而且,蚊子也会越来越少。
(3)大蒜、维生素b:还有两件驱蚊的制胜法宝,您不可不试,这就是大蒜、(花生)维生素b。
(4)安装纱窗:窗纱是常用的驱蚊方法,也是最有效的。窗纱,纱孔的大小要合适;装纱时,应有一点余量,用来掩盖一些窗缝。装了窗纱,只能挡住大部门蚊子,接下要做的很关键:
1)油烟脱排机出口,洞那么大,很容易被人忘记,出口应装纱。
2)排风窗口也不能漏掉。
3)出水口:洗手池、洗衣机、浴缸等等,这些地方有的虽有存水弯头,由于虹吸现象,挡不了蚊子,特别是下大雨,水位上升时,蚊子会大量从这些地方钻进来,可用窗纱布把口盖住。
4)门缝的处理,有时候门缝很大,用门条也封不住,特别是门底下的缝,用窗纱从底下过,里外把纱固定,最好放松一点,蚊子就进不了啦。
5)再细细检查有没有蚊子可钻进来的小孔与缝,用胶带粘、海绵塞。
2、植物灭蚊更环保:植物疗效,可在房间里放置干橘子或者玫瑰等花,可驱逐蚊虫。
3、产品灭蚊更高效:使用电蚊香片或电蚊香液。科学高效,不过使用时要注意产品的副作用以及效果。
很多人以为灭蚊时刺激性气味越强,消灭蚊子就越有效,强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例如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对烟雾、对气味、甚至对有效成分本身有一些过敏,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
另外对于老人、儿童、孕妇或者哮喘病人而言,由于他们都是易感人群,同样使用某种驱蚊用品别人也许相安无事,而他们却很可能会感到身体不舒服。所以最好为他们选择那些无烟、无味、刺激性小的驱蚊用品才比较安全,同时建议大家在使用的时候还是要半开着窗户。
小编总结:蚊虫是传播乙型脑炎和多种热带病(如疟疾、丝虫病、黄热病和登革热)的主要媒介,夏秋季如发现宝宝有高热、呕吐,甚至惊厥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在使用驱蚊用品,特别是直接接触皮肤的防蚊剂、膏油等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现象,有过敏史的宝宝更应注意。
(责任编辑:zxwq)
育儿之家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