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家

宝宝恐惧害怕 父母正确应对

恐惧是一种本能情绪,不单单是人类,动物们普遍会有这样的情绪存在。当小宝宝在出生后,在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时会表现出恐惧。0~12岁的儿童中,90%以上的儿童会有恐惧心理;2~4岁儿童中40%至少有一种害怕对象,而43%的6~12岁儿童有多达7种害怕的对象。可以说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恐惧。

不同年龄段恐惧的特点:

●1~6个月

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听力极为敏感,只要分贝高一些的噪音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恐惧。而不会用语言表达的他们只能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害怕,如嚎哭、四肢震颤、眼神中流露恐惧等等。这时,父母及时的安抚十分重要,轻拍婴儿的背部,用他喜欢的节奏轻轻摇晃,哼唱两首熟悉的乐曲等等。

●6~9个月

当婴儿可以走出家门,刚开始接触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也会感到恐惧。父母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陌生的环境里,也不能强行把孩子给别人抱。父母要逗留在孩子的视野范围内,不要让孩子觉得被“单独留下”。 这一阶段的婴儿还会抗拒洗澡,因恐惧水而大哭。此时,强行把孩子抱进浴缸还不如让他在获得足够安全感的情况下与水接触,放两个塑料小鸭子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消除恐惧。

●9~24个月

如果妈妈这时候要重返工作岗位,可能会有分离焦虑的情况出现。如果这一阶段还有断奶、分床的工作,孩子会因为害怕母亲“消失”而导致恐惧情绪。所以妈妈们不要跟孩子打了招呼就离开,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感无处排遣。正确的做法是,母亲离开时正式与孩子告别,在承诺的时间内归来。慢慢地,孩子对分离的害怕程度就会降低。

●2~6岁

随着智力和生活经验的增加,孩子恐惧的事物会越来越丰富,恐惧体验也越来越个性化,除了此前的“感受性恐惧”新增加了“预想性恐惧”。比如孩子会对医生、护士产生恐惧感,以至于孩子一看到白大褂就哭。 一般来说,生病、独处、黑暗以及想象的恐惧,在4岁时会达到顶峰,6岁以后开始下降。能否及时克服恐惧与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安全感密切相关。父母对孩子恐惧的事物做出合理解释,谅解、聆听对孩子消除恐惧非常重要。

1 2下一页>>

育儿之家 原文链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育儿大全

育儿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