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话好似小鸟唱歌
我的宝宝11个月大,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唠叨者,她会含糊不清地说着各种词语,长串字符,并且伴随着手指的指示和号叫声。这种场面如果拿什么东西来形容,那就是图画书里那种会叫的小鸭子吧。
想要听懂她的话,或许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一次,我正拿起一根香蕉,她站在我面前,突然对着我说各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话语。我能想象到,如果她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那一定是:现在立刻给我咬一口香蕉,你这个自私的妈妈!于是我不得不和她分享同一根香蕉。
宝宝学说话 鸟儿学唱歌
我曾经和朋友开玩笑说,孩子的抱怨声和喋喋不休声像极了“愤怒的小鸟”中小鸟的音效。结果我的玩笑并没有离实际结果太远,因为新的研究告诉我,人类宝宝学说话正如小鸟学吟唱一样。
根据《赫芬顿邮报》,宝宝在正式学习说话前会有一个牙牙学语的阶段,一开始他们会重复简单的单独的音符,如ba-ba-ba。随后孩子会将多个不同的音节开始混用,如ba-da-goo。相对的,鸟儿在学习吟唱时也表现出相类似的模式。长期以来,这种音节的排序结果一直被认为是先天的,最终会在成熟时涌现。
先天语言组合能力被质疑
直到最近,这一理论被一项新研究所质疑,新的研究对三种物种进行了分析,斑胸草雀、孟加拉雀和人类婴儿。新的研究表明,不管是哪一种物种,他们的说话或吟唱都需要经过学习,而非天生,并且这种音节往往是成双成对学习。
研究报告中给出了研究人员如何教幼鸟唱新的歌曲,并且通过一对音节一对音节地灌输,每一对音节鸟儿需要花费数天时间才能掌握。这是新的理论,因为在以前,人们都认为鸟儿和人类宝宝天生就掌握语言的整合功能。
宝宝学说话的一大进步
或许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意外,研究还发现宝宝学习说话与鸟儿学唱歌的模式相类似。研究人员在对9名婴儿的录音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宝宝的牙牙学语是连续的,从一开始重复某一个音节到开始捆绑不同的音节。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过程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过渡的,大约经历20-30周的时间。这意味着宝宝捆绑不同音节的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学习而得。
因此,从ba-ba-ba到ba-boo这一转变,对于牙牙学语的宝宝而言是来之不易的。或许在我们听来那就是随便说说的词,然而对于宝宝来说,那可是学习说话过程中一个较大的进步。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