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得胖胖好吗
宝宝吃得胖胖好吗?关于小宝宝体重的问题,宝妈知道多少?家长们总希望宝宝多吃些,觉得孩子能吃是好事,胖胖的才可爱。尤其是很多老人都认为胖宝宝身体好,长得壮,但是,小孩子吃得胖胖的真的好么?
研究表明:
中国有 12% 的儿童超重,在不满 17 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 1/3 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在中国 12~18 岁的孩子中,有 1.9% 患有糖尿病,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5%)的四倍。
研究还发现:
12.1% 的中国青少年炎症发病率高,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而在美国,只有 8.5% 的青少年存在这种情况。可见,超重、肥胖对于中国青少年影响之恶劣。
01孩子长太胖到底有哪些危害?
易患病
和正常的孩子比,身材偏胖的孩子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脂肪肝等疾病的概率都更高,一些孩子通常不易得的疾病,也有可能出现在肥胖儿童身上。
容易性早熟
体脂多会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出现性早熟。性发育提前会引起性意识,会较早产生对性的迷惑、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儿童学习和生活。
心肺功能差
偏胖的孩子一般都不爱运动,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懒,其实这是心肺功能降低的表现。因为心肺要增加循环和呼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长期超负荷工作就会导致功能下降,严重时将会出现心室肥大等器官突发性质病变。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幼儿期和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敏感,很容易因为肥胖形成自卑心理,长久发展下去会影响到整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02导致孩子体重超标的原因
以下导致孩子体重超标的这些原因,你踩了几个雷区?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除了家长总是硬催着宝宝吃饭外,更容易引起宝宝肥胖的原因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许多偏胖的宝宝都喜欢吃高热量、油炸、高糖分的食物,家长溺爱孩子,也总会给他们买各种零食,很多零食都是属于高热量的垃圾食品。
给孩子过度进补
除正常的饮食外,家长总觉得孩子营养不足,相信各种对孩子有益的保健品能把孩子缺失的营养补回来,于是,补血的、补脑的、补钙的什么都买给孩子吃,有些大人进补的燕窝、海参、鱼胶、鱼翅等营养品,也一点也不对孩子吝啬,大碗大碗地给孩子吃,孩子不胖才怪!
限制孩子玩耍
家长总希望孩子待在眼皮子底下,限制孩子玩耍,导致很多孩子没有运动的习惯,吃完饭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抱着手机玩游戏。这些坏习惯除了伤眼睛外,长时间静卧不动最容易导致肥胖。
没有重视孩子异常肥胖的状况
有些疾病也会造成孩子肥胖,例如“威利综合征”,这类疾病患者大多数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食欲大增而无法控制,导致体重急剧增加,过度肥胖。如发现孩子特别能吃,应该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不要拖拖拉拉,不重视。
想对你说
1、认识“大脑食欲中枢”
你是否记得,当小婴儿躺在婴儿床上一会儿吸允手指,一会儿张嘴狂哭,便是肚子饿了。小婴儿通过啼哭告诉爸妈,“我要喝奶”,背后便是大脑食欲中枢(也叫摄食中枢)在起作用,它直接决定一个孩子想吃什么和吃多少,每个孩子的大脑食欲中枢决定的摄食量都不一样。
美国儿童营养学家nancy krebs曾经警告父母们:多数孩子都很清楚自己需要吃多少。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基因遗传下去,所以他们的身体机制就是摄取符合身体生长的营养让生命延续,注意是“符合身体生长的营养”,而不是越多越好。
所以,排除疾病或服用药物外,当一个孩子胃口不良、出现厌食,其实也是孩子的身体机制在起作用——比如某种食物营养摄取过多了而其他营养摄取不足,身体需要丰富的营养而不是单一的营养;或者是总体的食物食用过多了,肠胃需要自我修复一下。
有不少父母担忧孩子太瘦了,就觉得孩子肯定是吃得不够。其实孩子瘦小,并不意味着不健康,只要孩子的体重稳定而不是持续往下掉,父母便不用担心。因为瘦或胖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体质。
2、顺应生长规律
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是人生来就会的生存本能,宝宝也是,生来就会喝奶、喝水、睡觉,他们天生就知道吃多少、喝多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饮食喜好,让孩子自己吃饭,你会发现他们每天自主摄取的营养量并不会比那些被父母精心喂养的孩子差。
况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活动量、新陈代谢和成长速度并不稳定,同样,他们的饮食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从一开始大量摄取营养物,到两三岁后,身体的成长速度变缓,对食物的需求自然也会相对变少。除去身体原因,上一顿多,下一顿少,也是正常现象。
3、归还吃饭主权
被大人喂惯了的孩子,要么等着被喂,要么就不吃。还有的孩子,总被要求吃光光、不准剩,导致青少年肥胖问题。
德国育儿宝典《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里,建议的用餐原则是:父母只需负责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上桌,定好何时供应,至于要不要吃、要吃多少、要吃什么,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当孩子不想吃的时候,可能就是因为肚子不饿,我们大人都有不想吃饭的时候,何况孩子呢?
所以,家长们要记得别再通过“爱”的借口强迫孩子哦,任何强迫,都已经违背了“规律”。只有遵照“规律”,孩子才能回归快乐、回归成长……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