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家

养育男孩:妈妈要懂得退位,爸爸要尽早回归。

1、跟女孩的乖巧懂事相比。

男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问题?

一个妈妈说自己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因为无法遵守学校的规则被谈话。

老师很诚恳地说:“他在学校常常无法遵守学校规则。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大声叫喊,还在不允许奔跑的教室里追赶,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时,还没得到老师的允许,就自己站起来说出答案。当同学们排队时,他一个人离开了队伍,在边上跑来跑去。他觉得自己没有错,也没有想去控制的想法。”

这是很多男孩父母面临的一个问题。

记得我以前的一个同事也常常被幼儿园老师约谈。

说孩子在教室里坐不住,上课时常常跑动,有时就跑到门口站着。

最后她只能把孩子领回家,却又不知怎么办?

我们的男孩到底怎么了?

如今很多家庭持着一种自由宽松的教育理念。

难道尊重孩子的天性有错吗?

在学校这个朝着社会过渡的环境中。

规则第一次会让自由惯了的孩子觉得不适应。

很多崇尚自由教育理念的父母觉得孩子就是要遵循天性去探索,而反对学校的这种压制。

可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不是也要反思?

比如父亲的缺失和孩子规则意识的淡化甚至丧失。

2、读懂我们的男孩,才能更好地爱他。

科学研究表明:男孩比女孩多出了15倍之多的睾丸素,而使人情绪平静的血清素,男孩却比女孩要低得多。因此,男孩天生就比女孩好冲动,喜欢冒险,更具有攻击性。

“不要跳!”,“安静点!”,“给我坐好!”这可能是妈妈对男孩子说得最多的话,如果孩子不听话。你会非常恼火。可如果孩子真的规规矩矩听从了你的指令,你可能又发现,他变成了那种胆子小、容易紧张的男孩,如何把他变得野性点,可能又成了你面临的一个新难题。

古老的谚语曾说:养育好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的人。

养好一个男孩,再强的妈妈一个人也搞不定。

在孩子0-3岁这个阶段,母亲细心的照料和给予会给孩子最初的安全感。

但是到了3岁,甚至更大一些的时候,父亲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和女孩逐渐会发展出不同的成长需求。

但是男孩子喜欢冒险、喜欢刺激,这些事爸爸做起来更得心应手。

3、妈妈要懂得退位,让爸爸参与进来

日本教育家河合隼雄提及“父性教育”时说到,在现代以小家庭养育孩子为主的环境下,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是:

“对孩子的养育很容易就陷入封闭的母子关系。”

“母亲剥夺了父亲养育孩子的权力。”

现实的确是很多的父亲做的不如母亲好。

毛毛躁躁的爸爸总是在孩子婴儿期时就被踢开了。

因为照顾一个新生宝宝不能马虎,但也可以考虑让爸爸们做做换尿片泡奶粉的活。

多抱抱孩子,跟孩子多说说话。

培养亲子间的亲密感觉,为接下来的阶段做准备。

可惜的是很多爸爸一直没有参与进来。

而妈妈们也被逼得越来越强大。

这样的结果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大师李维榕说:亲子不如远子!这个说法来自她几十年的家庭治疗经验:妈妈和儿子过于“黏糊”,让爸爸没有立足之地的家庭,最容易养出有问题的孩子。

如果在家庭中,妈妈霸占了这个席位,在家表现得像“老大”,而爸爸却“俯首称臣”,没有话语权,你其实就是在告诉他,男人就该是这样的。

结果孩子真的会跟父亲变得越来越像。

或者表现出另一种极端,对自己的父亲嗤之以鼻。

所以妈妈要帮助父亲在男孩面前树立权威,而不是贬低自己的丈夫而让自己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如果希望孩子和爸爸更加亲近,那么前提是尊重孩子的父亲,并且与之是亲近的。否则孩子会在你的言语及态度的影响下,也学着你的方法对待自己的父亲。

我曾经遇到一个男孩用恶狠狠地话骂着自己沉默的父亲。

而他的父亲才打算开口,孩子的妈妈就劈头盖脸骂过来,根本不给他张口的机会。

一个男孩如果在内心对自己父亲是否认的。

那他的人格发展总是会留着一个口子无法愈合。

4、很多人都以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他还不懂事,父亲对他有没有影响关系不大。

但实际上,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有一种内在的与自己父亲联系起来的需要,特别是家有男孩,没有父亲参与育儿,受损失最大的往往是男孩。

因为父爱给孩子方向感。

对于“方向感”这三个字的理解,我觉得是规则带来的秩序感。

就好像我们开车一样,行车的交通规则让大家知道该如何行驶,不至于全乱了套。

我们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不是束缚他,而是保护他。

我常常会陪儿子在外边玩耍。

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孩子们会不断地去检测所有的安全尺度,以及规则和纪律。

他们会在一个自己认为安全的环境下,自由大胆地冒险。

有些动作我们看上去很危险,比如攀爬一些比较高的台阶栏杆。

但是他们早已经去尝试了很多次。

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并且给予他一些指导。

孩子会觉得更放心,有时会邀请大人一起玩。

但是男孩的天性使然,会更加喜欢挑战秩序。

所以家庭中如果尊重他的天生,这个孩子会表现出很强的创造力。

但是如果没有规则感,他进入学校后就会丧失方向感。

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最后碰壁了,挨批评了,然后就想着叛逆,逃离。

父亲除了给于男孩支持、体贴和关爱外,还要担负起对男孩的管教甚至处罚的责任。没有父亲管教的男孩更容易在青春期碰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甚至他挫败的心理永远都无法完全恢复。

当一个男孩在3-6岁时,父亲一定要参与养育。

因为父亲这个角色天生就带着一种“规则”成分。

我一直努力尊重孩子天性的发展,所以有时面对他的脾气和叛逆。

家里人会说是打少了。

但是我明白,该树立规矩的时候,我也是毫不手软的。

所以我们家有一根规矩棒,是我自己用报纸卷起来的。

平时放在冰箱上面,极少用。

可是违反规矩的时候,它就会派上用场。

因为我相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进入一个集体能找到集体的规则。

进入社会能遵守社会的规则。

遵守规则的孩子是不是会畏畏缩缩?

不会,这样的孩子反而更加自信和有安全感。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怎么做是对的,而这样的行为会带来好的收获。

反而是缺乏规则意识的孩子。

看上去很自由洒脱,其实他的内心一直在纠结中煎熬。

不知自己怎么去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常常碰得头破血流。

这也是为什么表面狂傲而叛逆的青少年内心却极度脆弱的一个原因。

家有男孩,请一定记得:

妈妈要懂得退位,爸爸要尽早回归。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育儿大全

育儿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