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家

让孩子的情绪成为亲子沟通的机会

如何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亲子沟通有什么秘诀吗?面对压力时,最本能的反应常常是「战」或「逃」,「战」让我们觉得能控制当下的情势,而「逃」让我们感觉不那么受到压迫。

想象一下自己压力大的时候,是否会变得很烦躁易怒,容易跟人摩擦或是迁怒别人?这就是「战」的反应。有些人则上网血拼、暴饮暴食,或是沉迷于手机,以「逃避」情绪。

孩子也一样,当他们遇到压力,可能会呈现让家长困扰的情绪行为问题,「战」可能是生气、反抗对立行为;「逃」可能是焦虑、哭泣、拒绝上学等逃避反应。除了「战」和「逃」,我们能不能引导孩子做出更好的方式呢?

情绪就像海浪,只用消波块隔离不是办法

海岸边常会堆积许多消波块,因为我们把海浪视为是危险、威胁的,所以用消波块来隔离海浪的侵袭;但是,我们若一昧隔绝海浪的冲击、没有教导如何与海洋和平共存的知识,只会让民众更恐惧,把海浪跟危险直接画上等号。

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就像是海浪。若我们认为孩子的情绪是无理取闹,就像是海浪一样危险、恨不得赶快平息,我们会不经思考地采取一些隔离的手段,也许是严厉地责备孩子的情绪,也许是不以为然地忽略,也或许是用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或食物去转移注意,像是「给你吃布丁喔,不要再生气了」。

但是长期下来,「隔离」传递给孩子的讯息是「情绪是不好的」、「情绪是不对的」,反而让孩子也不愿意去检视自己的情绪,甚至会压抑、否认情绪。

很重要的是,跟情绪相连的往往是人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包括:安全感、价值感、或是信任感、被爱的感受,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心理需求」未能被满足而感到烦躁或是生气,却没有机会学到如何辨识或察觉自己的这些不安;长期下来,内在情绪就像是纠结成团的毛线球,孩子没有学到怎样梳理情绪,慢慢会变成被情绪操控,而不是操控情绪。

相反的,若我们觉得孩子的情绪虽然恼人,却隐藏着重要的讯息,有助于让我们了解孩子可能怎么想,或是孩子主观经验的世界,而我们也真的打从心底认为这是重要的,我们就比较可能用好奇、开放、尊重的态度去探究情绪背后的原因,这也是「同理」的基础。

要稳孩子的情绪之前,先稳自己的情绪

有一句经典广告词说「要刮别人的胡子前,先刮自己的胡子」。情绪也是同样,想要安稳孩子波涛汹涌的情绪之前,先稳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生气、焦躁或是难过时,家长通常很努力想要替孩子「解决问题」,但是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越急着想解决问题,情绪往往越弄越糟。

在沟通的危机时刻,首要原则是「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家长先停下自己的行动和思考,进行几个深呼吸。家长先稳定自己的情绪,才有余力关注孩子的情绪。

别只是说「不行…」

以同理的态度面对孩子,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就比较有弹性接受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孩子如果没有过多的害怕(担心被处罚、关系被冷落),就比较少启动不必要的「防卫」来扭曲/否认自己的情绪。

当家长搞懂孩子的想法了,别只是说「下次不可以」或是警告他再犯的惩罚,因为孩子不一定知道下次再遇到还能怎么办。所以,更具有建设性的响应是跟孩子讨论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

举例来说,当你看到孩子因为要玩溜滑梯而推前面的孩子时,别忘了先保持情绪稳定,用中性、好奇的态度和用字描述孩子的行为「我看到你推前面的孩子,怎么了?」让孩子从表达中去整理、思考自己的想法。

孩子也许是不耐烦对方动作太慢、或是没仔细想清楚自己的行为就动手,也可能是跟对方早有过节而趁机报复。当孩子能讲出想法时,家长可再整理并重述「你因为等得不耐烦了,所以就推他希望他快一点」。

当孩子情绪稳定、也认同家长的观点时,家长可以邀请孩子脑力激荡关于「等待」的策略,如:倒数数字、观察周遭环境,或是跟排队的孩子聊天,以消磨时间;或是提醒前面的孩子动作快一点;如果无法再等、干脆先玩其他游戏器材。日常生活也安排孩子有实际演练的机会,如:在分配点心、轮流玩玩具时刻意拖延一些时间,从中提醒孩子使用等待的策略。

再举一例,当孩子很在乎输赢,游戏输了就哭、就要生气,别急着否定孩子的情绪:「这有什么好生气?或是太快想要说理:「失败为成功之母。」家长先保持不评价、尊重的态度接纳孩子「输掉比赛真的让你很难过/生气」,也可抱抱孩子安抚情绪;待孩子情绪稳定后,再跟孩子回想游戏中气氛愉快的部分,或是强调他在游戏中的正向表现(努力求胜的精神,专心投入),当然也可以一起讨论游戏技巧的再加强。

平常怎么让孩子练习「服输」呢?亲子间可以多玩游戏,家长故意先输几回合,以便「示范」即使输了、气氛仍很欢乐,让孩子体会「过程」比「输赢」更具有吸引力;当然,也要视孩子的接受度调整输的「剂量」,当孩子逐渐能适应「低剂量」的输之后,才逐渐将剂量调高。

学习「情绪管理」无法速成,只能从每一次的经验慢慢培养。孩子如此,家长亦如此。鼓励家长先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情绪,也将孩子的情绪视为是一次练习亲子沟通的机会,亲子间越能做到「情绪不漏接」,孩子也越能掌握如何安顿情绪。

育儿之家 该篇文章地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育儿大全

育儿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