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不能吃哪些食物 这些会影响孕妈妈与胎儿
1
早孕不能吃的食物一:甜食
糖类等在人体内的代谢会消耗大量的钙,孕期钙的缺乏,会影响胎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注意:过多食用巧克力也不好,这样会使孕妇产生饱腹感而影响食欲,结果身体胖了,而必需的营养素却缺乏了。
2
早孕不能吃的食物二:有兴奋作用的饮食
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食品,被孕妇大量饮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加快等症状。咖啡因还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发育。茶叶含有较丰富的咖啡碱,饮茶将加剧孕妇的心跳速度,增加孕妇的心、肾负担,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
注意:如丰盛油腻食物、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酒、烟、辛辣食物等等都属于有兴奋性的饮食。
3
早孕不能吃的食物三:味精
味精是平时很普通的调味品,但是孕妇就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血液中的锌与其结合后便从尿中排出,味精摄入过多会消耗大量的锌,不利于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注意: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4
早孕不能吃的食物四:辛辣热性作料
辣椒、花椒、胡椒、小茴香、八角、桂皮、五香粉等容易消耗肠道水分而使胃肠分泌减少,造成胃痛、痔疮、便秘。便秘时孕妇用力屏气解便,使腹压增加,压迫子宫内的胎儿,易造成胎动不安、早产等不良后果。
注意:不少孕妈咪较喜欢吃酸山楂,但是山楂对子宫有兴奋作用,过量食用可使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所以要少吃。
5
早孕不能吃的食物五:含有添加剂的食品
罐头食品含有的添加剂和忌口,是导致畸胎和流产的危险因素,所以孕妈咪要远离罐头食品。油条在制作过程的添加明矾,是一种含铝的无机物,铝可通过胎盘侵入胎孕。
注意:除了罐头和油条外还有薯片、面粉、豆芽等等也需要少吃,因为现在无良商家太多,许多我们以为纯天然的食物都会有添加剂在里面。
6
早孕不能吃的食物六:人参、桂圆等补品
祖国医学认为孕妇多数阴血偏虚,食用人参会引起气盛阴耗,加重早孕反应、水肿和高血压等;桂圆辛温助阳,孕妇食用后易动血动胎;所以不宜食用。
注意:一般体质虚弱的人都可以服用人参,但孕妇服用要视情况而定。在妊娠早期,体弱的孕妇可以适当地进补一些人参,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增进食欲。但是一定要视情况而定,遵医嘱而为。
7
早孕期间易引发中毒的八类食物
生豆类
四季豆、扁豆、红腰豆、白腰豆等豆类,在生鲜或者加热不彻底的情况下会引起中毒。
生豆浆
生大豆中含有有毒成分,如果食用未煮熟的豆浆未,可引起食物中毒。
木薯
木薯的根、茎、叶都含有毒物质,如果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或喝其汤,可引起中毒,其毒素可导致神经麻痹疾病,甚至会引起永久性瘫痪。
发芽马铃薯
马铃薯发芽部位的毒素——龙葵素,比其肉质部分高几十倍至几百倍,一旦误食,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症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致死。
鲜黄花菜
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这种毒素可引起嗓子发干、胃部烧灼感、血尿等中毒症状。食用前需要先将黄花菜煮熟、煮透后过开水烫一下,再烹调食用。
青西红柿
青西红柿含有毒物质龙葵素,食用这种还未成熟的青色西红柿,口腔有苦涩感,吃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生吃危险性更大。
腐烂的生姜
腐烂后的生姜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黄樟素。人吃了这种毒素,即使量很少,也能引起肝细胞中毒和变性。
生竹笋
新鲜竹笋含有天然毒素氰甙,吃了生的或没有煮透的竹笋,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8
早孕期间需慎吃的十类食物
1、芦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怀孕中的妇女若饮用芦荟汁,会导致骨盆出血,甚至造成流产。
2、螃蟹:它味道鲜美,但其性寒凉,有活血祛瘀之功,故对孕妇不利,尤其是蟹爪,有明显的堕胎作用。
3、薏米:是一种药食同源之物,中医认为其质滑利。药理实验证明,薏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
4、马齿苋:实验证明,马齿苋汁对于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使子宫收缩次数增多、强度增大,易造成流产。
5、黑木耳:具有活血化瘀之功,不利于胚胎的稳固和生长,故忌食。
6、杏子及杏仁:杏子味酸性大热,且有滑胎作用。杏仁中含有剧毒物质氢氰酸 ,能使胎儿窒息死亡,小儿食用 7~ 10个杏仁即能致死。为避免其毒性物质透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孕妇禁食杏仁。
7、甲鱼:由于甲鱼性味咸寒,有较强的通血络、散瘀块的功效,因此具有一定堕胎之弊,故孕妇应慎吃。
8、辣椒:适量吃辣椒对人摄取全面的营养成分有好处。但过量进食辣椒会刺激肠胃、引起便秘、加快血流量等。如果属于前置胎盘的情况则应绝对禁止食用。
9、花椒、八角、桂皮、五香粉:这些属于热性调味品,易消耗肠道水分,使肠道分泌液减少而造成肠道干燥和便秘,孕妇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10、其它:茴香、胡椒、大蒜、猪肝等。
9
健康小提示
孕妇作为特殊人群,不仅要重视加强营养,适量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对膳食结构、饮食烹调、饮食卫生以及食品选择等方面,也要十分注意。
育儿之家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