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家

带宝宝安全乘车,这4个动作千万不能有!

如今几乎家家都有辆车,开车带孩子出门玩似乎已经很平常,但是在带孩子乘车时,务必要注意安全,以下这四个动作可千万别让宝宝尝试!

1.把宝宝单独留在车内

有时家长带着孩子出门,要出去办个事又不好带着孩子,就决定把孩子关在车里面。一想还觉得挺方便,时间也不会太长,宝宝也不能破坏什么东西。其实这么做是非常危险的,会危及孩子性命!

并非夸大胡说,光是温度这一条就会在一年内害死无数被关在车里的孩子。开车的人都有经验,夏天把车停在外面,过一会开车门一股热浪,坐垫烫得吓人。这就是温室效应,阳光从玻璃内把热量带进车里,但无法散出去,于是热量堆积温度越来越高。夏季几十分钟内,温度就会上升到50℃。

这种温度把孩子锁在里面,他不会解开安全带,不会开车门,甚至等反应过来都意识模糊了。孩子的体表面积相对体重比成人大,高温环境下更易散失水分。不及时处理,孩子就会脱水中暑休克甚至死亡!

在美国,每10天就会有一个孩子因为这样的原因死去。即使被救出,高热也会给他们带来脑、肾的损伤。

那可能有家长要逞强了,说那我把窗户开一点点,打开空调不就没事了吗?

先来说说开窗,这又是被主观意识给欺骗了,看实验数据怎么说:2005年刊登在《儿科学》上的一项研究表示,即使外界气温只有22℃,车内温度依然可以上升到47℃。并且,即使给车窗留下3.8厘米的缝隙,也不能显著降低升温速度。

从下图可以看出,只要到了橙色区域,孩子就会有危险。

而开空调,会让车内聚集大量一氧化碳,孩子待在里面久了同样可能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甚至死亡。所以,无论如何,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2.带着宝宝坐前排

一些家庭乘车出行的标配往往是:爸爸开车、妻子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座,老人坐后排,殊不知这样的安排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险。虽然没妈妈抱着孩子,一路上能及时满足宝宝的各种需求,哭了能哄,饿了能喂,烦了还能和老公说话,一旦发生事故,孩子受的伤会比大人还严重!

曾有一对夫妻带着2岁宝宝出门走亲戚,运气不好被追尾。夫妻二人没大碍,孩子却被弹出来的安全气囊撞了脸。医生诊断壮壮后表示,孩子两颊、上下唇、颏部及颏下等多处颌面部软组织挫伤,因为损伤面积过大,随时有可能影响呼吸,病情十分危重。

这还只是抱着孩子坐副驾的危险之一,孩子在副驾可能会哭闹乱动,还扰乱驾驶员的正常行驶。

我们可能认为事故发生时,大人抱着孩子能固定住更安全?事实上哪怕是肌肉猛男,在遭遇正面撞击时,由于惯性的作用,瞬间会产生300公斤的撞击力,无论如何抱不住孩子。

孩子受到撞击飞了出去,再加上大人身体和车的挤压撞击,受到的伤害不止双倍。因此最正确的做法就是让孩子坐在驾驶座正后方的安全座椅上。

有的家长会说,安全座椅贵,再贵也贵不过孩子的生命。

有的家长会说,自己是租车的,总不能带着安全座椅来回跑吧,可一次的疏忽说不定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孰轻孰重,还请家长自己掂量。

3.让宝宝穿羽绒服坐安全座椅

一些家长在对待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十分严谨,早早准备好安全座椅让孩子习惯坐上去。但冬天一到,却还是有了疏忽。

不能让宝宝穿着羽绒服坐安全座椅,这可能是大多数家长并不知情的。曾经湖南卫视一档节目就针对此事为大家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中三个假人宝宝分别坐在遥控车里,遥控车以最快速度冲到50米外的墙壁。撞击时的车速达到了每小时20公里,结果三个假人宝宝都被不同程度地甩出。

大型实验也是一样,在长沙理工大学的碰撞实验室,碰撞车在50米长的轨道上,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碰撞。结果显示假人宝宝直接从衣服里,像剥鸡蛋一样飞了出去。而后的对比实验里,不穿羽绒服的假人宝宝只在座位上稍稍弹起。

长沙理工大学实验

当孩子穿羽绒服坐安全座椅,羽绒服被固定了,而孩子没有。事故发生时,因为羽绒服的特殊面料,孩子还是会被甩出去。造成颈部、头部各处损伤。所以下次一定让宝宝把羽绒服脱掉再坐安全座椅!

美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的的安全座椅碰撞测试图

4.让宝宝把手和脑袋伸出窗外

一些宝宝喜欢开车兜风,享受风的感觉。但即使再爱,也不能同意他们把手和脑袋伸出窗外!哪怕再宽阔笔直的大马路上,你也不能保证会不会有汽车路标等窜出来。两者的相对速度足以折断孩子的骨头。

还有些车型配备天窗,家长和孩子图新鲜就让孩子站起来,把脑袋甚至肩膀半身全都伸出去,一旦紧急停车,孩子就会整个飞出去,万万不可取。

曾经就有这么一则消息,一5岁孩子在大巴车启动时,孩子往后倒了下去,头也歪出了窗外刚好卡在车窗和线路标识牌之间。等到孩子被送到医院,医生发现他颅骨骨折、颅内出血、颈椎错位骨折,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总之,为了让宝宝安全出行,记住下面这几句:

单独留下不可取,副驾驶座不能待,安全座椅不能少,伸出窗外不同意!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育儿大全

育儿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