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家

婴幼儿喂养全攻略,妈妈必备

每个人都是他吃出来的,孩子长成什么样,全是妈妈喂出来的。可是很多妈妈根本不摸门道,不自觉地走入很多误区。今天给您带来婴幼儿喂养的全攻略,麻麻们好好看看呦!

一、“生命最初1000天”

0-2岁婴幼儿处于“生命最初1000天”,目前很多专家都非常接受“1000天”的概念。从胎儿到出生后2岁期间,婴幼儿的生长速度极快,包括脑发育、体格生长和认知、行为的发展。这个时期的营养不仅对婴幼儿期的影响巨大,也对人体的长期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0-2岁也是婴幼儿学习“吃”的关键时期

0-2岁也是婴幼儿学习“吃”的关键时期。刚出生的新生儿只能被动等待,接受吸吮母乳等流质喂养,而到2岁的幼儿,已经会主动、自主进食,吃自己愿意吃的多样化的食物。0-2岁间,这一变化是极其巨大的。这种变化一方面与婴幼儿咀嚼、吞咽,胃肠道功能的完善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婴幼儿感知觉发育以及认知、行为能力提高的关系密切,并且与儿童心理发育以及自我意识形成相配合。

三、婴幼儿有对食物“恐新”的表现,让孩子爱上吃蔬菜、水果,要反复的尝试和培养

研究显示,某些先天或者环境因素会对婴幼儿的进食产生影响。如基因组学研究已经发现,某些基因控制着人类的味觉。味觉主要包括甜、咸、鲜、苦和酸味,人类天生喜欢甜、咸、鲜味,不喜欢苦、酸味。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对苦味的感受相差较大,也就是说,有部分人对苦味特别敏感,对带有苦味的蔬菜特别厌恶。婴幼儿有对食物“恐新”的表现,且人类本能偏好高能量的食物,这些先天因素都会对婴幼儿的进食产生影响。家长往往会反映孩子很喜欢吃零食,而不喜欢吃蔬菜、水果,或者肉鱼等。孩子爱吃零食主要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孩子只要尝试过口味比较重的零食,就能很快接受,而不需要反复尝试和培养。与此同时,让孩子爱上吃蔬菜、水果,则需要反复的尝试和培养,因为是否接受这些食物的口味有较明显的遗产因素的影响。所以,如果想纠正孩子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就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四、4-6个月是婴幼儿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

对于感知觉对饮食的影响,目前认为一般在婴幼儿添加辅食的初期,即4~6个月时,最易接受新的口味,这一年龄的婴儿逐渐学会感受咸味等。研究显示,人们可能从出生起就一直喜欢甜味,约6个月时开始感受和接受咸味,苦味和酸味的接受则往往需要反复练习,1岁左右才能较好接受。在一项小规模(61例婴儿)的长期观察研究中发现,婴儿2月龄时对咸味没有特别喜好,但到6月龄时曾经接触过含盐家庭主食的婴儿明显更喜欢咸味;部分研究对象(26例)在36-48月龄时再召回测试,发现其中6月龄前接触含盐家庭主食的幼儿更爱吃盐,所以早期尝试咸味会增加幼儿盐的摄入,这一习惯可能会影响终身。除了味觉与婴幼儿进食相关,嗅觉、触觉以及视觉等与婴幼儿进食之间同样存在关联性。

五、“挑食”与“恐新症”

除了味觉、嗅觉以及视觉等儿童感知觉与进食的关联性之外,在饮食行为中我们还会经常提到“挑食”与“恐新症”。有人认为“恐新症”是“挑食”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专家认为“恐新症”和“挑食”这两者确实存在差异,“恐新症”被认为是不愿意吃,或避免新的事物,但尝试之后儿童可慢慢接受;而“挑食”则是拒绝大量熟悉或不熟悉的食物,即便是之前吃过的也照样拒绝。“恐新症”在2~3岁以下儿童发生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挑食则一般从4~6个月后开始。研究表明,蔬菜和水果是最容易被婴幼儿拒绝的食物。食物质地对婴幼儿口腔的刺激也与婴幼儿进食相关,婴儿26-45周龄时最易接受新的质地,块状食物。婴幼儿进食固体食物的能力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婴儿能很快学会从勺子进食,但有些婴儿可能需要反复学习,约10周左右才能学会。相比于足月婴儿,早产儿更易出现吸吮不协调、咀嚼吞咽异常等等的喂养问题。

六、父母对婴幼儿进食的影响

“吃”这个问题,除了考虑婴儿自身的发育状况(早产等)外,父母对婴幼儿进食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父母主导着婴幼儿的进食。父母决定着婴幼儿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间吃,由谁喂。父母的进食和生活方式是婴幼儿学习的榜样,如怎样使用餐具、选择哪些食物、吃多少、什么时候吃。父母同样也决定着其他影响进食行为的因素,如婴幼儿的日常睡眠、活动、看电视等的安排。父母在儿童早期发展中提供着基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父母的不良喂养行为确实会影响到婴幼儿的进食,如父母强迫或哄骗婴幼儿吃不喜欢的食物,强制增加进食量,人为干扰婴幼儿对能量摄入、饥饱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造成婴幼儿进食的两极分化,过量进食或拒绝进食。还有,父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不许儿童吃“垃圾食品”,过分担心“食物过敏”等,都可能增强婴幼儿对食物的偏好,增加非饥饿状态下的进食,造成进食食物种类单调、乏味。父母还应鼓励并注意婴幼儿发出的饥饿和饱足的信号;对婴幼儿需求,父母的回应应该及时、有情感、并保持一致性。通过树立喂养者的信心,明确喂养责任(家长与婴幼儿各自的责任);同时建立婴幼儿的饮食档案,合理配膳,给予父母适当、有效的婴幼儿进食行为的指导,能够帮助婴幼儿更早地养成良好进食的习惯。临床上,对于饮食习惯不良或生长不良婴幼儿的干预必须强调营养干预与行为干预相结合。通过膳食调整与营养补充,可以让部分生长不良婴幼儿的体重和身高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由此可解除家长的焦虑,增强家长对医生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能更好地配合对婴幼儿异常饮食行为的纠正。

七、“块状”的食物的添加

婴儿10个月前应尝试“块状”的食物,否则增加喂养困难的风险。合理安排婴幼儿进食、睡眠、活动时间,建议从添加辅食开始起就考虑与家人共同进餐。从13月龄起,鼓励幼儿与家人共同进餐,从少量开始,尝试“淡口味”的家庭食物,婴幼儿更加容易接受成人也在食用的食物,这样有助于克服“恐新症”;合理安排进餐时间和地点,建议安排每日六餐,与家人一致的一日三餐,加三次点心,一次进食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与婴幼儿注意能力相匹配。父母应鼓励和协助婴幼儿自己进食,特别推荐父母让婴幼儿尝试“手抓食物”,这样可以增进婴幼儿的进食兴趣,满足婴幼儿的自我意识。


这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 小编为各位整理 原文链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育儿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育儿大全

育儿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