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育儿理念有冲突,聪明宝妈这样说服老人!
有的妈妈哭诉没人帮忙带娃,有的妈妈吐槽老人带娃简直是添乱。
确实,带娃这件事,还真不能按「韩信点兵」的套路来——人手多不一定就省力。
但如果可以好好「调教」老人,他们也能成为协同带娃的好队友。
小编今天分享的文章是一位90后妈妈的来稿,她用自己的一套方法,把育儿观念陈旧的婆婆「管理」得妥妥贴贴。
都说婆媳是天生的敌人,或许这话用在两个女人对孩子爸的「明争暗夺」上比较恰当;在带孩子上这件事上,如果策略得当,婆媳还是可以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的。
我是一个 90 后宝妈,宝宝 4 个月后开始上班,基本上白天带宝宝的重任就交给了婆婆,有同事问我放不放心,我说:「当然放心了,他奶奶比我还宝贝孩子呢。」
这话说来轻松,其实也是建立在我一年多「处心积虑」的谋划上的,所幸还算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老公是「妈宝男」
不能让娃成为「奶宝孙」
出于现实因素,不得不与公婆一起住。我婆婆是晚来得子,因此对儿子很宝贝,饭来张口,百依百顺,从小到大学业工作上的事情也都帮儿子尽心安排。
这直接导致我老公生长成为了一个「妈宝男」,喝口水都得他妈把水杯递到手里,宁愿渴死不愿自己动手。
而我从初中就开始住校,生活自理相对较强,因此很看不惯我婆婆对儿子的这种娇惯,更担心,以后宝宝给婆婆带,跟他爹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抱着不能让娃成为「奶宝孙」的信念,我早早就开始筹划「统一科学育儿的思想战线」。
专业学习
让婆婆不服不行
作为一个还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子的 90 后,在生孩子、养孩子这事儿上,我基本也是处于混沌无知的状态。
怀孕之后,为了做好充足准备迎接小生命的到来,我专门去学了「母婴护理」的课程(学了可以做月嫂的那种)。
我挺着个大肚子,一周学一整天,共计十二周的课程一次没落,还考出了「母婴护理」资格证。
为了提前树立科学养娃的观念,每次上课回家,我会把学习到的知识讲给婆婆听。
如果我只是空口白话,婆婆大概也不以为意,但是机构里老师讲的话,在婆婆看来多少还是有权威的。
比如她说不吃盐没力气,我告诉她老师说宝宝一岁以内是不能吃盐的,会加重肾脏负担;她说她儿子月子里就会吃米汤了,还颇引以为豪,我告诉她老师说四个月内的宝宝不能吃淀粉类的食物,会消化不良······
虽然我一次次打击她的育儿经验,但打着专业老师的旗号,婆婆不服不行,于是,生孩子之前,我久纠正了婆婆很多过去的错误经验。
当然,这里也不得不夸夸我婆婆,她心态开放、乐于接受新的知识,是我能够成功「灌输」知识的大前提。
微信学习
婆婆也成为育儿小达人
微信真是一个好工具。
为了巩固婆婆的学习成果,我专门拉了一个家庭群,把自己收集育儿文章发在群里,毕竟婆婆是长辈,自己当她面重复「教育」太多也不太好。
并且,「教育」婆婆还得讲究策略,不能用老师般的教育口吻,得用商量的口气,「妈,你看这篇文章说的挺有道理,咱家宝宝以后也得这么养」、「妈,你看这样行不行」······
什么猛涨期、口欲期、辅食怎么加、睡觉怎么哄、要不要把尿······婆婆自己看微信,比我念叨给她听有效多了。
如今,在带孩子方面,婆婆有时比我还放得开,比如宝宝爬出了爬行垫的范围,我有时候会担心地上脏,想把他抱回来,婆婆还教育起我来,说不应该打断宝宝自己探索的过程。
用事实说话
婆婆成为我的拥趸
怀孕前的准备,让我对坐月子以及以后带孩子信心满满,然而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月子里,我还是被现实狠狠扇了一个巴掌。
从医院回家后的几天,宝宝经常哭,并且经常要吃奶。婆婆和老公心疼孩子,一听宝宝哭就认为是饿了,认为我的奶水不够,急着要给孩子加奶粉。
我坚持尽量纯母乳,不肯加奶粉,再说新生儿哭原因是多样的,也不一定是饿。
每次听到婆婆问是不是奶不够,心里就会腾起一股火(母乳的妈妈都懂,最反感别人说自己奶不够)。
终于,月子的第九天,我再也压不住这股火,婆婆和老公又一次问是不是没奶的时候,我爆发了,借着对老公发火,实际上是说给婆婆听:
「我又不是后妈,难道会故意让宝宝饿着,你要是加奶粉,我索性断奶算了。」
担心我得产后抑郁更麻烦吧,婆婆和老公不再多提。后来慢慢的,随着宝宝吮吸次数增加,奶水渐渐多了,够宝宝吃了,婆婆这才作罢。
当然,这当中还得不断地跟婆婆强调「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加强她对母乳喂养的信心(自己有这信心还不够)。
坐月子的时候是冬天,宝宝脸上出湿疹,婆婆心疼,要去医院配药膏。
不过我认为宝宝太小,用药膏有激素对宝宝不好,注意清洗和保湿的话,湿疹是可以自愈的。
终于没有给宝宝擦药膏,宝宝湿疹慢慢好了。
后来去医院打预防针,婆婆看到别人家的宝宝脸上也有湿疹,就问别人有没有用药膏,人家奶奶说用了,但是现在又复发了。
婆婆颇有些得意地说:「我听我媳妇的,没有擦药膏,擦润肤露,好了,一点也没有复发。」
我心中也是暗爽,这说明婆婆已经很认可我的带娃之道了。
懂得感恩
要及时向婆婆示好
其实在带娃这件事上,婆婆和自己的出发点是一致的,甚至隔代亲,婆婆比自己更关心宝宝。
只要「管理有术」,老人可以成为育儿的得力助手,比「父爱如山」(不动)的老公顶事多了......
虽然在中国,老人帮着带娃似乎是一种理所当然,但带孩子的主要责任还是在父母,婆婆喜爱孩子、愿意帮带,我还是很感激的。
回归工作之后,感念于婆婆带娃的辛苦,我偶尔给婆婆送点小礼物,婆婆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被感谢,也很开心,在带娃这件事上会充分征求我的意见,我上班也就很安心了。
现在宝宝七个多月了,在宝宝日常生活的照料上,婆婆已经基本跟我达成了一致,但是我也知道,在教育理念的改造上,还更加任重道远。
虽说在孩子教育上,公婆为辅,但毕竟住在一起,多少还是会有不少影响,我现在已经开始着手「改造」婆婆的教育理念了,但愿也会有好的效果。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