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做一个狠心的妈妈?
昨天北京下大雨,奶奶打电话说:“这么大雨,要不别让孩子上缓适班了,送我们家来吧。”
我谢过奶奶,还是坚持送喆同学去了幼儿园。从家到车站需要走五分钟,下了车也要走五分钟。小朋友穿着雨衣、雨靴,保护得比较好,而我的裤子几乎全部湿透。
到了教室,老师开玩笑:“喆喆,今天老师可以带你一个人上课。“
我环视四周,才发现离上课时间只剩5分钟,只来了3个小朋友,其中有一个还是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孩子。而平时,这个点儿至少有将近10个小朋友。
娃爸说我对喆同学有些严厉了。但我相信等他长大,自然会明白妈妈为什么对他这么“狠心”。就如绝大多数已经走上社会的成年人一样,不会因为下雨就停止工作,不会因为刮风就推迟要签的合同。下雨天,一样有必须赶的路,必须做的事。很多时候,别人在某件事上做到最好,就是因为多了一些坚持。
28个月,喆同学第一次坐安全座椅,从家一直哭到奶奶家,耗时四十六分钟。被束缚得不爽,让他哭哑了嗓子,哭干了眼泪。中间有两次,喆爸听不下去,说:“要不,你抱抱他吧?”
身为妈妈,我比爸爸还心疼,他只是听到喆同学的哭声,我却在后排和喆同学坐一起,看他从一开始把安全座椅当玩具到后来拼命挣扎,再到哭得满脸眼泪和鼻涕……中间无数次,我眼圈红了,心疼他哭得脸色通红,担心他因为大哭起一身痱子,更害怕别人口中“男孩子可能哭出气蛋”的说法……
但是,孩子,事关安全,我必须让你明白:事关原则,不可以让步,你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这其中就包括相对意义的自由。
这样的玩命哭泣,断断续续有半个多月,直到他慢慢习惯了安全座椅的保护。
3喆同学一岁半时,因为贪玩不好好吃饭。我指着墙上的挂钟告诉他:“指针指到这个数字,妈妈就把饭收起来,并且接下来只能喝白开水,不能吃任何零食。”
他以为我在开玩笑,因为爷爷奶奶从来不舍得他挨饿,他明白就算正餐时间不吃饭,其他时间也能吃饼干、海苔、面包……所以根本无视我的“威胁”,依旧我行我素。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把饭菜收起来。
一小时后,他摸摸肚子,说:“喆喆饿。”
我回答:“现在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不可以再吃饭。”
他不甘心,用哭闹来抗议。
听他小肚子饿得咕咕叫,我其实比他还难受,为了不让他孤军奋斗,我甚至也只吃了一点稀粥。对于他那长达二十多分钟的哭闹,我狠心假装听不见。孩子,你不会知道,妈妈上厕所时,洗了脸,因为我怕你发现妈妈流过眼泪。
经过一次挨饿,喆同学终于知道在吃饭问题上,妈妈不会妥协,慢慢养成了按点儿吃饭的习惯。
等他上了全天缓适班,是班里独立吃饭最好的小朋友之一。而吃饭习惯不好的小朋友,想改掉家长追着喂饭或边玩边吃的不良习惯,要经过至少半个月的适应期,饿肚子的次数何止一次两次。
亲爱的宝贝,等你长大会明白,个人情绪终究要适应集体规则,你的缓慢、任性,都会付出更大代价,比如在幼儿园,老师不会因为你吃得慢而放缓日程安排,甚至不会因为你在家要搂着小熊玩偶睡觉就允许你把玩偶带到学校。
42岁时,带喆同学去动物园。他站在滑梯上,另外一个小姑娘也站了上去。物权意识强烈的喆同学,觉得玩具是他一个人的,起身推小姑娘,小姑娘虽然没有磕着碰着,但是吓哭了。
我赶紧给小姑娘道歉,同时抱起喆同学,跟他讲道理。执拗的他不能理解,乱踢乱踹,接着哇哇大哭。
同行的朋友说:“算了吧,孩子还小呢!何必这么较劲儿。”
等他情绪稳定,我依然坚持告诉他:“这是公共场所的东西,大家都可以玩,你要给小姐姐道歉。”
他想通之后,怯怯地过去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推你。”
小姐姐把脸背过去,说:“我才不要原谅你。”与此同时,女孩子的妈妈告诉自家孩子:“当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打回去。”
喆同学站在那里,手足无措,委屈得眼泪直打转。我虽不认同对方的引导方式,但依旧明白无论如何,都是喆同学有错在先,所以没有立即安抚他。
孩子,等你长大就会明白,并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可以换来没关系,无意识的举动只要对别人造成伤害,你都要承担后果。
52岁8个月,为了让喆同学和小朋友有更多接触,也为了他9月入园时不会太不适应,我决定把他送到全天托管班,提前适应集体生活。
第一天, 他没明白怎么回事,开心地和我说再见。
第二天, 他明白和妈妈说再见后,是长达9个小时的不见,开始哭着闹着要妈妈。
因为专注宝宝心理引导,我知道入园时,妈妈切忌太过焦虑。但是我真的很没用,读了那么多书,跟别人讲了那么多道理。在关上教室门的那一刻,听他在里面哭得撕心裂肺,我的眼泪止不住往外流……
那会儿我还没有全职在家,因为放心不下,所以跟领导请假,在早教中心大屏幕处坐了一天。中间,喆同学跑出教室4次,跑出早教中心大门3次,想看看妈妈是不是还在。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无助地四处张望,我心里难受极了……
但是,孩子,和妈妈分离,走向独立,慢慢长大,是你的必经之路。
所以每次无论你哭得多凶,妈妈都果断转身离开,任你哭得惊天动地。妈妈明白你和所有小朋友一样,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有着不可避免的分离焦虑。妈妈也明白,你之所以焦虑,是认为妈妈的离开,就是永远都见不到。当你每次放学,都看到等在教室外面的妈妈,会慢慢明白,分离只是暂时的,妈妈永远都在不远处等着你,望着你,爱着你。
宝贝,妈妈没有像有些小朋友的家长那样,当你哭泣,就心软地留下来陪你上半天课,或者担心你睡不着午觉而一直待到中午直到把你哄睡。因为成长的疼痛,注定要你进行自我消化。就像长大后,我们在学校、工作过程中遇到挫折,别人建议再多,也只是言语安慰,90%的痛楚,需要独自消化。
亲爱的宝贝,在你以后的成长中,妈妈“狠心”的事情会越来越来多。请不要怪妈妈,因为如果妈妈不“狠心”,会有别人来替妈妈狠心,所以我宁愿自己来做那个“狠心的人”……
该篇内容就是由育儿之家(原文链接:)小编为各位整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