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一岁半的婴儿就有虫牙了,而好多妈妈却依然犯同样的错误!
皮妈最近很郁闷,才一岁半的皮皮现在已经有龋齿了!“我们这么小都不没吃过糖,为什么会得龋齿呢?不是说母乳的孩子牙齿更健康么……”
面对皮妈的满腹狐疑,我深表理解!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可以笑“口”常开,特含泪总结了我在牙齿护理方面入过的大坑。快来看看,你是不是正走在去大坑的路上?
误区一:吃母乳不容易有蛀牙
海蒂母乳吃到2岁2个月的时候,我发现她的门牙上有白斑,于是去口腔医院检查。结果确诊是轻龋。听说我们还在吃夜奶,医生无比感慨,“国内很多新妈妈容易被母乳喂养好处的信息洗脑,其实母乳时间过长特别是夜奶,很容易引发孩子龋齿。”
我回来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果然有类似研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对458名家庭的孩子进行长达38个月的追踪式牙齿健康状况调查,成果发表在《传染病学年鉴》上。调查内容包括孩子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母乳时长。
研究表明:
母乳喂养6个月-2年的孩子40%长有蛀牙,而母乳喂养超过2年,这个比例即增加到48%。罗切斯特大学口腔生物学中心教授威廉·鲍恩表示,母乳有两种可能会导致龋齿发生。一是人奶本身,有一小部分能力会促进蛀牙。二是母乳的物理方面,甚至是人工喂养,都有可能导致问题发生。当婴儿吮吸母亲乳房或奶瓶的时候,宝宝的牙齿就封锁了嘴里的唾液。这道物理屏障防止唾液分解细菌,增加长蛀牙的机会。
所以,母乳宝宝需要按需哺乳;同时,避免含着妈妈乳头睡觉;此外,即使吃夜奶也需要帮孩子清理口腔,比如用棉布擦拭。
误区二:糖是导致龋齿的唯一根源,必须隔离
孩子对待糖果先天抵抗力弱,加上“吃糖会蛀牙”这一根深蒂固的结论,目前身边 “谈糖色变”的家可真不少。有时候还因为阻止孩子吃糖导致亲子关系严重紧张。到底是保护孩子的吃糖的乐趣,还是保护孩子一口好牙?
其实,引起蛀牙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糖,而是口腔中的细菌制造的酸。只不过,糖作为典型的碳水化合物能够刺激这些细菌产生酸。实际上,大米、土豆、面包、水果和蔬菜这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可以产生类似酸。一旦酸开始腐蚀牙齿,就会形成一个极其细微的洞供细菌寄居,而牙刷和牙线根本触及不到它们。细菌持续新陈代谢,吸收碳水化合物并制造酸,龋洞也就会越来越大。
还有个重要的事实:蛀牙的程度和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并没有直接关系,决定龋齿程度的取决于将牙齿暴露于其中的时间。最有趣的案例就是,“7颗糖同时吃对孩子牙齿伤害大,还是一天吃一颗对牙齿伤害大”。一次吃虽然量大,但牙齿暴露在碳水化合物中的时间远远小于连续吃7天。
所以,不需要武断的阻止孩子接触糖果的乐趣,但要约定好时长和吃糖后及时刷牙漱口的规则。快乐和健康可以兼得哦!
误区三:预防大牙得龋齿做窝沟封闭就够了
不少妈妈跟我当年一样,很傻很天真的认为做了“窝沟封闭”就可以高枕无忧。所以,在海蒂2岁多看牙医的时候我就提出这个问题。结果,再次被医生秒杀。
首先,窝沟封闭并不能百分百预防龋齿。我们的牙齿上面有很多窝沟,这些窝沟凹凸不平,有些部位裂隙比较深,很容易积聚致龋的细菌,不易清除掉,一旦细菌侵入,就能逐渐损坏整个牙齿。而“窝沟封闭”相当于给牙齿穿了件“保护衣”,把牙齿最容易坏的表面窝沟用封闭剂封住。但是如果细菌从牙齿侧面或者牙根位置侵入,及时做了窝沟封闭也会得龋齿。
其次,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做窝沟封闭。对于正处于乳牙替换、恒牙萌出等特殊时期的孩子来说,由于刚萌出的牙齿不够坚硬,并且年龄小刷牙不仔细、喜欢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甜食或者软食、黏食,牙齿很容易龋坏,做封闭可以降低龋齿概率。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年龄的孩子都适合做窝沟封闭。一般情况下,孩子萌生出第一恒磨牙是患龋率最高的牙齿,又是孩子牙列形成的关键性牙齿,所以应抓紧时机,大概年纪在6-8岁。
所以,按时做窝沟封闭,并且在做完之后可以养成好的刷牙习惯定期检查更关键。
误区四:孩子可以独立刷牙之后,家长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我们都知道养成独立刷牙习惯好处多多,所以当孩子每天到点主动去刷牙的时候,我们以为这样可以锻炼她们的独立能力。其实并不是。
美国牙科学会和澳洲政府都建议7岁以下的孩子都需要家长帮助刷牙。刷牙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手部精细运动,需要恰如其分的角度和力度,而7岁以下的小朋友还不具备那样的技能。
此外,任何一个用牙刷或牙线清洁不到的地方都有可能是细菌的藏身之处。例如门牙背面深深的凹槽,就是产生蛀牙的绝佳之地。牙缝之间也很可能会产生龋洞,因为牙刷往往触及不到那里,而很多孩子又不习惯用牙线或者使用含氟漱口水,这样都会导致患龋齿的概率增大。
所以,培养孩子独立刷牙的习惯固然不错,不过,从清洁度效果来看,家长还需要引导和帮助一下。别偷懒,快一起来!
误区五:反正孩子还要换乳牙,不需要治疗
身边的老人对这种观念认可度最高,因为我们当年基本也是这么被对待的。但是,那是因为父母们低估了龋齿的危害性。
乳牙作为孩子最重要的咀嚼器官,是消化系统的第一道关口。如果孩子有了蛀牙,会影响正常阻嚼,不能很好地对食物进行咀嚼加工,很可能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而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得以充分地消化和吸收,会使孩子摄取的营养减少。
再严重一些,有些龋齿太严重还会导致新长的恒牙发生严重错位,甚至发展成根尖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引发孩子面部肿胀、食欲减退,甚至会影响颌骨的发育。如果到了更严重的成都,还有可能会造成全身的感染,也会影响孩子的发音。
目前,乳牙龋齿是儿童最普遍、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即使刚出生的孩子,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牙齿疾病。在我国全国口腔流行学调查,儿童乳牙疾病的患病率非常高,占76.55%,而在两岁组可以达到7.5%,三岁组可以达到11.35%。
所以,父母们需要每隔3个月就带孩子去做口腔检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平时用牙线清理牙缝的良好习惯,尽可能的平衡孩子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保护好孩子牙齿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一起加油!
育儿之家 原文地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