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健康饮食习惯大心机
食物当玩具,不要怕弄脏
四个月到一岁半是接受不同食物暴露的黄金时期,然而怕脏怕乱或是“吃的东西不能拿来玩”的思想变成了许多孩子学习接受各种食物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食物,恰是最好的玩具。
“番茄捏一下会火山爆发呢,嗯,好像红色的熔浆真有意思,还有一颗一颗的滑溜溜的籽!我来舔舔,哦好酸啊!嗯,原来这个红红的小果子叫番茄呀。”
“猕猴桃里面黑黑的籽是什么玩意呀,我来吃一吃。。。。噗噗噗,一颗一颗吐出来好好玩。”
孩子们的每一个看似邋遢的玩捏食物的举动其实正是在配合她/他的大脑飞速处理关于这个食物的信息。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只有亲妈才让孩子自己吃!很多家长为了“干净”和吃的快喜欢喂饭,殊不知虽然家里干净了,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也弱了,可谓得不偿失。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胖
长期以来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父母所处社会阶层和教育收入状况(社会经济地位)会很显著地影响孩子肥胖甚至成年后糖尿病的风险。在这一现象中,饮食方式的不同是很大的决定因素。
为孩子养成健康膳食习惯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能接受无止境的浪费和被拒绝的挫败感。
常常有妈妈说,好想鼓励孩子吃青菜,可是没次做碰都不碰,真是太费劲了。还不如给他做点香肠炒饭啊他愿意吃的,总比饿肚子好吧。
孩子热爱垃圾食物那是天性!因为薯条热狗油炸食品冰淇淋等提供了很快就可以获得的热量,高碳水也很快的激活了孩子的兴奋模式,当然是娃尝娃爱啦。
相比之下,让孩子接受健康却并没有那么强烈刺激味觉的蔬菜就难很多。事实上,对于这样的孩子更应该坚持不懈地做到每餐每顿都有丰富的蔬菜,就算不吃,看看也好。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接受蔬菜在一餐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慢慢的这样的饮食模式就会开始“常(被)态(洗)化(脑)”。
这一顿浪费了没关系,下一顿我们再来吧!
玩食物的过程可能要持续很久才能进入真正吃的阶段。各位家长千万不要着急,要耐心给宝宝时间哦!
除了正确的引导,家长更要避免以下两个典型错误!
错误一:“偶尔吃一粒糖没关系,把牙洗干净就好啦”
为了安抚或者奖励孩子而过早让他们接触糖果等甜食的坏处远比家长们想的多。热量高和伤牙齿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都是短期的效应。
真正的危害有两点:
1. 反复的“偶尔”潜移默化地训练了孩子的大脑回路,把寻求安慰与不健康的食物画上了等号,很容易在成年之后维持甚至扩大通过甜食减压的习惯。之所以说可能会扩大,因为人的阈值是很容易不断被突破和提高的。吃一颗就好才不够呢!
2. 早期的味觉刺激会影响孩子对食物的响应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的口味经常会区域化甚至家庭化,很明显的偏好自己幼年时期接受的膳食模式。换句话来说,一旦把吃甜食这件事常态化了,以后想要逆转对甜口味的依赖会变得十分困难。这个效应是长期且不可逆的,是长期且不可逆的,是长期且不可逆的!!!(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说三遍!)
错误二:“你还小,所以爸爸能吃你不能吃哦”
在膳食健康面前,请一定记得,你和孩子永远应该是平等的。
作为父母,用强硬或者欺骗的方式干预孩子的食谱并不是一种很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真正的利器,是言传身教,和孩子一起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定要记住,你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大人所吃的任何食材,都要考虑下是不是可也可以让宝宝享受下。不让孩子吃的,千万不要被抓包自己吃。这从一定层面上也很好的监督了爸爸们(没错说的就是你们)保持健康的膳食结构,陪着宝宝一起快乐成长。
千万不要为了不让孩子吃而把糖果放高处,然后趁着不注意自己偷偷吃一粒之类的(被点名的快快去面壁),这个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追着孩子多喂一口蔬菜容易,难的是孩子以后离开家上大学了,还能在琳琅满目的高热量低营养的垃圾食品中出淤泥而不染,选一份营养均衡的食物。
要做到这一点,光靠自律可是远远不够也不持久的。父母需要从小鼓励孩子对各种原汁原味的美好食材的好奇与热爱,才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吃货(说谁呢!窃笑脸)。
各权威机构建议从四个月开始就循序渐进地向娃娃们介绍各种食材。这也就是说,从四个月开始,宝宝们就应该肩并肩的和爸妈坐在餐桌边共享美食啦!各位宝爸宝妈,你家宝宝吃饭的高椅子准备好了吗为了宝宝更好的吃饭,千万别再搂着娃喂饭啦。赶紧出门买high chair吧!
育儿之家 原文链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