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主动参与育儿了吗?爸爸为何不能缺席?
你主动参与育儿了吗?爸爸为何不能缺席?奶爸有多重要,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当爸爸,难免有点措手不及,下面看看如何当好新晋奶爸?
你主动参与育儿了吗?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教育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难波博孝指出,根据2015年日本中央调查社的调查,93%的日本爸爸有主动参与育儿的意识,其中,认为应当竭尽全力参与育儿的爸爸占40%,认为应当在能力范围内参与育儿的爸爸占53%。而在育儿内容方面,75.2%的爸爸给孩子洗澡;74%的爸爸陪孩子玩游戏;44%的爸爸给孩子换尿布;42.6%的爸爸喂养孩子。
难波教授表示,长期以来,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养育孩子是女人的事”的社会偏见,这是导致父教缺失的重要因素。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爸爸有了主动参与育儿的意识,这是爸爸在育儿过程中高参与率的最主要原因。
爸爸为何不能缺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难波教授指出,根据交流分析理论,儿童的人格结构存在有五种“自我状态”:父亲状态、母亲状态、成人状态、自由儿童状态、适应性儿童状态。
父亲状态时,儿童是以曾经经验到的父亲的方式应对眼前;母亲状态时,儿童是以曾经经验到的母亲的方式应对眼前;成人状态时,儿童是以一种经过思考的、较理性的方式应对眼前;自由儿童状态时,儿童是以内心的真实想法、天性应对眼前;适应性儿童状态时,儿童应对眼前的方式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例如权威、压力等。只有这五种自我状态平衡发展,儿童才能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难波教授指出,0~3岁时,宝宝经历到的父母对其的态度、家庭氛围等会深深地印刻在他的人格发展历程中。这个时期,爸爸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完善孩子“父亲状态”的人格,为孩子提供父子相处的良好经验,给孩子做积极的榜样示范。
如果爸爸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缺席,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难波教授表示,当父亲不参与育儿时,宝宝长大后很有可能缺失“父亲状态”人格,缺乏追求理想的勇气、正义感、道德行为能力、责任感等。此外,当爸爸不参与育儿时,很多时候妈妈就会担当起父亲的角色,这时,也有可能造成宝宝长大后“母亲状态”人格的缺失,孩子就会缺乏同情心、不为他人考虑等。
读懂宝宝“言语之外”爸爸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如何发挥教育作用呢?这或许是许多爸爸不解的地方。难波教授本身是3个男孩的父亲,他就自己教育儿子的经验进行了分享。他说,3岁以前的宝宝还不能用语言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有时候哭得也很莫名其妙。做一个好爸爸,就要能够读懂宝宝“言语之外”的真实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早教措施。例如,有时候宝贝调皮捣蛋,其实只是为了引起爸爸的关注,希望从爸爸那里得到更多的爱,那么爸爸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宝宝互动,满足宝宝对爸爸的情感需求。
此外,难波教授提出,对于爸爸来说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1.尽量多陪伴宝宝,读懂宝宝的动作和表情,观察宝宝的进步与发展。
2.宝宝说话时认真倾听,结合生活细节了解宝宝“言语之外”的情感需求或其他需求。
3.与妈妈达成共识,在对待宝宝的态度以及教育宝宝的理念方面持统一意见。
tips:别忘了与妈妈分工合作哦!
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除了与妈妈协调分工,各尽其职,完善孩子“父亲状态”和“母亲状态”的人格之外,难波教授建议,爸爸们不妨多与妈妈交流一下宝宝最近的状态。因为彼此陪伴宝宝的时间和方式不同,可能了解到不同侧面的宝宝,这样的信息交流,能够帮助爸爸妈妈摸索到一套属于自己宝宝的教育方式。而每次交流后,记录下来更有利于纵向把握宝宝的成长哦!
以上就是由(育儿之家)本站为大家整理
精彩评论